舞动装备制造龙头 打造六大产业集聚区

2015-12-10 9:30:17来源:南方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上月初,一艘载着3台岸桥的货轮从高栏港启航驶往印度尼西亚,这是三一海洋重工独立研制、开发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也是三一涉足海洋重工行业投产以来第一个整机发运的项目,对于珠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一海洋重工所在的西部,如今已是珠海乃至广东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一片热土。这片承载珠海产业崛起梦想的土地,正在谋划更为宏伟的蓝图。

《广东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下称《规划》)提出,将立足珠海西部区位优势,突出引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以“港—产—城”联动发展为导向,依托海陆空交通枢纽引领生产要素集聚,形成富山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栏港临港新兴产业基地、三灶航空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部中心城商贸中心、鹤洲南商务中心和珠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六大产业集聚区,促进珠海“三高一特”(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特色生态农业和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建设成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核心基地。●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吴帆

高端化 瞄准先进制造对接《中国制造2025》

西部生态新区是一个产业新区。对于珠海西部生态新区而言,产业的发展是未来新区建设的核心,也是推动新区建设的三大抓手之一。立足于已有的基础,西部生态新区对未来的产业发展有了更高端的谋划。

按照《规划》,西部生态新区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发展临港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精心培育特色生态农业。

在这些产业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重点。《规划》提出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智能电气装备制造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医疗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高端游艇及船舶制造业等产业,均与《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相对接,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等特点,符合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事实上,珠海西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近几年来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有一大批龙头企业和项目落户、投产,比如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三一重工、巨涛海洋重工、珠江钢管等企业相继投产达产,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按照《规划》,西部先进装备制造业集中在三大核心板块:富山新城板块集聚发展智能家电和轨道装备产业;高栏港经济区板块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打造世界级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国际性化工基地、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后勤服务基地和高端游艇制造产业集聚区;航空产业园板块在航空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电子信息等领域发力,培育科技成果。

绿色化 制造业强调低碳循环传统农业加快改造提升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作为全省唯一以“生态”主题的新区,西部生态新区的产业发展也尤其注重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

针对先进装备制造、临港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提出,要提高产业绿色发展水平,避免产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干扰。同时,打造循环式产业集群,逐步延长装备制造、海洋产业等上下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科技含量,减少生产制造环节的能源消耗,坚持可持续发展。

依靠良好的生态本底,西部生态新区也将着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力争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规划》提出,将开发农庄度假、田园观光、乡村生活体验等都市型休闲农业产品;发展大地景观花卉观赏业态,推出主题花园、芳香产品体验等产业项目;建设集现代果林种植和观赏、采摘体验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果林产业园。

与此同时,西部生态新区将改造提升传统农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科研机构加强与农村及个体农民合作,实现农业发展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推进农村风光开发、以旅游的大发展带动传统农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与繁荣。

融合化 优化要素组合创新驱动发展

当前,珠海正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推动发展动力的切换。西部生态新区是珠海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创新驱动战略也将贯穿始终。

针对西部创新平台较为缺乏的现状,《广东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提出,支持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内设立研发中心及实验室,推进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当前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而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金融、研发、法律、培训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撑。

为此,西部生态新区今后将大力发展包含高端金融、区域总部经济、航运物流、会展博览、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文化创意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包含商贸服务、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在内的生活性服务业。

按照《珠海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今后西部将引进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检验检测、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服务业,为装备制造企业扩宽投融资渠道。同时实行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吸引专业人才落户,为珠海西部生态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与此同时,珠海西部生态新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构建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六大集聚区

富山先进制造业基地

高栏港临港新兴产业基地

三灶航空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部中心城商贸中心

鹤洲南商务中心

珠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

■主要发展产业

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二、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

三、高端游艇及船舶制造业

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

五、智能电气装备制造业

六、医疗装备制造业

七、高端新型电子信息

八、新能源汽车产业

九、新材料产业

十、精细化工

十一、海洋能源及海水利用产业

十二、海洋生物及医药产业

十三、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

十四、商贸及休闲养生等生活性服务业

十五、生态产品和生态农业

十六、都市型现代渔业

■看点

建设国际一流航空航天产业园

加快建设珠海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基地,以通用航空研发设计、总装制造为重点,大力发展航空电子、航模、航空航天雷达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培育无人机、新型飞行器研发制造,完善通用飞机检修、成品试飞、飞行培训和地勤保障等配套领域,拓展飞行服务、飞行管理、飞机租赁等业务,建设成为具有通用航空全产业链的国际一流航空航天产业园。

建设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发挥深海港口和毗邻南海油气田的优势,规划建设荷包岛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园,在大力发展浮式储油卸油装置(FPSO)、钢质导管架平台和深水浮式平台、钢管油管等关键部件、港口机械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建设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联动港澳形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支持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内设立研发中心及实验室,推进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依托吉林大学珠海分校等的教学和科研资源优势,与港澳高校联手,吸引港澳高校进行科研成果中试、产业化孵化等,形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打造粤港澳游艇消费中心

利用海洋、海湾、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培育一批舒适、宁静、便利、生态的休闲度假胜地。吸引国际知名的主题旅游品牌,规划建设具有生态和海洋特色的主题乐园、主题酒店,积极发展文化演艺、文化观光、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依托游艇产业基地,建设游艇俱乐部和水上旅游中心,打造粤港澳游艇消费中心。

创办粤港澳合作养生保健园

推动“产、学、研、销、服”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海泉湾、御温泉、“十里莲江”等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创办具有滨海特色的粤港澳合作医疗养生保健园,提供优质中医医疗、康复、预防和保健服务。开展养老养生服务,包括健康年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专业健身、医疗保健等,打造服务粤港澳大都市区的高端健康养生医疗休闲区。

■基础

重大项目集聚“海陆空”产业体系形成

珠海西部生态新区现状低端产业布局较少,近年围绕大港口发展大工业,一批海洋工程、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先后动工,实现了“上天入海”等重点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正逐步形成园区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势头。

高栏港区聚集了中海油、三一集团、珠江钢管、巨涛、BP、路博润等龙头项目,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领域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尤其是海工装备制造成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增长点。

金湾的航空产业园主要布局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目前已引进总投资超过150亿元的近30个航空要素项目,初步形成航空制造和服务产业体系,也填补了省内航空产业的空白。

斗门的富山工业园则主要布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电子信息装备和节能环保装备等行业,已成功吸引中国中车珠海基地、方正科技、玉柴船舶动力、中联重科等国内知名装备制造企业投资落户。

根据2015年珠海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工作方案,预计2015年全年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1108亿元,增长19%;完成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77.5亿元,增长27%。

未来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其延长线延伸至珠海西部,西部生态新区与港、澳联系将更加便捷,同时西部与横琴自贸区、中山翠亨新区和江门广海湾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平台相邻,西部的产业有望逐步与这些区域的产业形成联动发展,产业发展潜力看好。

■专家点评

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钟卫国:

珠海西部将成为西岸产业发展新龙头

西部生态新区的产业专项规划在深入分析当前内外部发展环境基础上,围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以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为导向,明确了珠海西部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布局,同时注重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互通融合,谋划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提出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政策保障,具有鲜明的特色。

西部生态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构建层次高端、重点突出的现代产业集群,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总体空间布局,形成持续和谐的产业发展格局,具有四大特色:“高端引领,特色鲜明”、“对接港澳,战略前瞻”、“创新集聚,分布合理”、“绿色生态,融合协调”。

珠海西部在珠江西岸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拥有深水港口高栏港、珠海国际机场。因此,规划特别注重结合珠海特别是珠海西部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特点,来完善产业链的上下游布局,从产业集聚着手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目前,省委省政府正全力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建设。和江门大广海新区、中山翠亨新区相比,珠海西部生态新区比邻港澳及横琴自贸区,未来轨道交通、港珠澳大桥延长线都将通达西部,在区位、交通来说拥有比较优势。在空间上,西部生态新区拥有相对较富足的发展土地和空间。在产业上,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上珠海西部拥有许多龙头企业和项目,具有很好的基础。只要利用好了这些优势,西部生态新区的产业就会得到较快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珠江西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珠海西部生态新区打造成珠江西岸产业发展的新龙头,成为广东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当然,珠海西部产业发展也有不足,虽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航空制造等产业已经形成聚集效应,但是和周边制造强市比,珠海的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备,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工作。

广东珠江发展规划院副院长罗小虹:

从“单一功能”走向“产城融合”

是新区一大特色

新区规划致力于改变一般开发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同步,“有城无产”或“有产无城”的“空城”、“鬼城”状况,通过“港-产-城”联动发展,推动海港、空港、铁路枢纽等与产业区联动发展,积极融入区域长程价值链,增加产业竞争力;促进城市与产业园区交通、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无缝对接,把城市文化、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覆盖到园区,增强城市资源服务产业扩容、产业发展支持城市提质的协调性,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同时围绕公交枢纽、城乡公园和邻里中心建设均质分布的“宜居社区”单元,配套完善各类产业社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生态、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充分体现珠海在环境宜居上能够与欧美先进国家媲美的建设要求,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意义。

■定位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核心基地

依托已有产业和人才基础,完善主导优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性生产服务功能,建设珠江西岸自主创新的主阵地;以南海天然气陆上终端等项目为龙头,建设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化工基地和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后勤基地;立足重大项目集聚优势,建设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通用航空制造基地、中国南方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和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成为引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升级发展的核心区。

■策略

外联内聚、港区联动、产城融合

立足区位优势,提高产业准入门槛,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强化区域联动发展,构建长程价值链,利用西江航运交通运输优势,引领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依托机场高速等区域性通道,加强与江门高新区、顺德高新区等珠江西岸高新技术园区联系,形成贯穿珠江西岸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带;通过城际轨道加强与中山城区、广州城区等珠三角主要服务中心联系,融入珠三角核心区高端服务产业带。

围绕海港、空港、铁路站场等物流枢纽吸引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六大特色产业集群,通过资源高效流动提升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力。根据产业集聚区特色,配套发展相关现代服务业,完善公共服务配套。

依托建立覆盖城乡的绿色生态网络、公共交通网络和社区服务网络等三大网络,培育产城融合的六个主题功能区,形成西部中心城区、富山新城、平沙新城、空港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园服务中心、鹤洲南服务中心等六大服务中心,承担市域或片区公共服务职能,吸引人流和信息流向新区集聚,提高珠海西部生态新区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和发展档次,促进产城融合迈向发展新阶段。

 

 

(关键字:装备制造 产业集聚区)

(责任编辑: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