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地方债今明两年到期达4.2万亿</h1>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1">
	<span>2014-6-18 9:13:34</span>来源:<span>经济参考报</span>作者:<span></span>
	</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2"><a title="投稿" class="v2_content_ico01">投稿</a><a title="打印" class="v2_content_ico02">打印</a><a title="收藏" class="v2_content_ico03">收藏</a>
	<!-- Baidu Button BEGIN -->
    
    <div id="bdshare" class="bdshare_t bds_tools get-codes-bdshare">
		<span class="bds_more">分享到:</span>
		<a class="bds_qzone"></a>
		<a class="bds_tsina"></a>
		<a class="bds_tqq"></a>
		<a class="bds_renren"></a>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are_js" data="type=tools&amp;uid=684790"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ell_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script>
	<!-- Baidu Button END -->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3">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4">导读:</b></li>
			<li>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财政增速回落以及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调整迹象日趋明显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趋严峻,今明两年即将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务将高达4.2万亿元。记者17日从穆迪-中诚信国际信用风险年会了解到,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整风险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最主要风险。</li>
		</ul>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5">关键字:</b></li>
			<li>地方债 到期</li>
		</ul>
		<div class="clear_hu"></div>
	</div>
	<div class="over_x"><p>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财政增速回落以及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调整迹象日趋明显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趋严峻,今明两年即将<b>到期</b>的地方政府债务将高达4.2万亿元。记者17日从穆迪-中诚信国际信用风险年会了解到,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整风险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最主要风险。</p>
<p>中诚信国际认为,在地方政府债务新的融资趋势下,未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演化为包括房地产市场调整风险、地方(局部)风险放大以及融资渠道切换导致的换挡风险。其中,房地产市场调整风险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最主要风险。</p>
<p>中诚信国际政府与公共融资评级部高级分析师闫文涛指出:&ldquo;债务偿还方面,<b>地方债</b>务的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过大,全国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占比达37%左右,部分省份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占比高达50%以上,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走势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影响很大。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下行的大背景下,过于单一集中的债务偿还结构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敞口。&rdquo;</p>
<p>审计署去年底发布的审计结果报告称,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万亿元。从未来偿债年度看,2014年、2015年到期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分别占21.89%和17.06%,</p>
<p>由此可以得出,在2014年和2015年两年中,地方政府实有负债到期量分别为2.4万亿和1.8万亿,即今明两年将有4.2万亿元地方债到期。</p>
<p>而在2016年和2017年,到期需偿还的分别占11.58%和7.79%,2018年及以后到期需偿还的占18.76%。可见今明两年是地方债偿债高峰,自后年起,偿债压力逐渐趋于缓和。</p>
<p>&ldquo;在债务期限结构方面,数据显示大部分省份债务期限结构偏短,今明两年部分省份到期债务高达60%。而在资金使用上,各省份市政建设和交通运输两者相加占所有资金投向的比重几乎均在50%以上,一半省份超过60%,资金使用期限较长,债务期限结构与资金使用期限结构错配矛盾凸显。&rdquo;闫文涛表示。</p>
<p>不过,穆迪方面也指出,较高的债务水平通常具有负面影响,但信用质量的影响亦取决于经济实力、财政灵活性、融资及偿付能力。据了解,迄今为止,多数地方政府通过其融资平台和其他政府相关实体间接举债。穆迪方面认为,&ldquo;该趋势影响了政府监控上述债务的能力以及市场各方判断地方政府负债水平的能力。如果上述模式逐步被直接借贷所取代,则可明确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使中央政府可以更好地监督管理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rdquo;</p>
<p>(关键字:地方债 到期)</p></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4">(责任编辑:0101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