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电力增速回暖 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

2014-3-27 9:32:25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3月26日透露,进入3月份以来,全国日均发电量、铁路日均装车都有所回升,显示经济运行态势平稳中有所好转。

其中,3月1日-24日,全国日均发电量148.97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8.48%。

3月中旬全国铁路日均装车15.98万车,比2月上旬增长0.81%,全国铁路日均运煤量与3月上旬环比、与去年同比都小幅增长。与3月上旬相比,秦皇岛存煤下降比较快,全国重点电厂存煤略有下降。

此前,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全国1-2月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速为5.5%,高于2013年1-2月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3.4%的增速。考虑到发电与用电数字趋势一致,3月发电数字表明,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回升较快,经济有望进一步向好。

全社会货运量以及全社会用电量的数字,被视为经济晴雨表。

人力资源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告诉记者,2013年开始中国服务业比重已经超过工业,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比第二产业要多,所以在工业放慢时,就业并未出现问题,经济形势并未有大变化。“目前就业仍整体良好,地方缺工仍比较严重,这说明经济形势并不差。”她说。

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

对于今年1-2月电力(行情专区)数字低迷,国家发改委徐绍史此前指出,前两个月日均发电量增幅有小幅的下降,铁路货运量也有下降。这些指标的回落,跟春节假期有比较大的关系。

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0.2%,2月下降6.3%。而在2013年同期上述数字并没有这么差,2013年1月铁路货运量同比上升1.6%,2月下降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3月份全国用电数字和铁路货运好转,还与各地天气好转,施工加快有关。

辽宁省要求全省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园林绿化、交通、水利、铁路、电力、通信、工业安装九大类的建设工程项目,在3月1日要全面开工复工,续建项目要100%复工,具备开工条件的新建项目要100%开工。

浙江省在2月就已经召开了全省召开扩大有效投资暨重点项目推进大会。进入3月中旬以来,根据浙江省政府统一部署,浙江发改委多名副主任带队开始在各地进行督察,要求加快扩大有效投资、重点项目建设和央企对接工作。

张丽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经济的增长已经主要靠服务业,服务业用电比工业用电要少得多,在服务业成为经济主要拉动力时,电力数字增速放缓不等于经济很差。

“目前各地的就业情况并未出现明显的恶化,新增就业仍在增加,调查失业率也没明显的变动。”张丽宾说。

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明显提高,达到46.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比重高2.2个百分点,这是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当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突破1300万,在经济增速达到34年来最低值(除去非正常年份),只有7.7%的前提下,就业达到最好时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就业维持合理范围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地均在加快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继江苏、湖南等地之后,内蒙古等地方政府也公布了政府“权力清单”和新的投资目录,预备进一步下放投资审批权限,给经济以更大的改革动力。

国务院3月份也召开了多次会议,部署落实2014年工作安排。

3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要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抓紧出台已确定的扩内需、稳增长措施,加快重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及时拨付预算资金。3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提出,今年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开工一批新项目,大力推广分布式能源,发展智能电网,逐步把煤炭比重降下来。

联讯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杨为敩认为,今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不会出现,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劳动力的数量也在减少。“所以就算经济增速下滑,就业也是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他说。

2013年,在7.7%的经济增速下,新增就业岗位为1300万,即每一个经济增长点带动了168万个新增就业。

按简单的算法,要实现今年1000万的就业岗位,只需要最低6%左右的增长,即可以实现。不过,一些专家认为,要实现1000万新增就业,需要经济保持7.2%以上的增速。

今年1-2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8.6%,是2009年4月以来的新低。有学者测算,当前实际经济增速已经低于7.5%的年度目标数字。

交通银行分析师唐建伟此前告诉记者,国家加大医保等社保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居民放心消费,有利于经济更好地依赖内需的增长。全国居民消费整体稳定,预计全年经济增速7.5%左右的目标有望完成。

(关键字:电力 服务业 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