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占据主导 建筑钢材“金三”前景不明朗

2014-3-4 8:54:46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赵悦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时至2月底,国内建筑钢材市场行情依旧未见起色,走势低迷。截止2月27日,上海市场高线累计下跌180元/吨,螺纹钢累计下跌120元/吨,杭州市场螺纹、线材均累计下跌80元;京津市场高线累计下跌60-90元/吨,螺纹钢累计下跌100-110元/吨;广州市场高线累计下跌330元/吨,螺纹钢累计下跌220元/吨;武汉市场高线累计下跌100元/吨,螺纹钢累计下跌80元/吨;成都市场高线累计下跌100元/吨,螺纹钢累计下跌170元/吨,西安市场高线累计下跌70元/吨,螺纹钢累计下跌50元/吨。

整体来看,国内主要市场均处于下跌行情之中,且八成以上跌幅超过100元/吨,部分市场跌幅甚至达到200-300元/吨,分区域来看,南方地区跌幅明显高于北方地区。

自春节过后以来,一方面由于天气原因,下游终端启动缓慢,导致市场成交持续清淡;另一方面,春节前后这段时间,绝大多数商家并未走货,又导致市场库存上升幅度比较明显,另外长时间的出货不畅也使得经销商们资金方面压力陡增,特别是临近月底,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尽显,库存积压使得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而月底又正是经销商给钢厂打下个月订货款的时候,因此在多重压力之下,许多商家不得不降价刺激成交,最终使得现货价格跌幅不断扩大。

接下来即将进入3月份,商家们依旧对其有所“期待”,不过这个“期待”显然信心不足,因为按照往年惯例,3月份正是建筑钢材市场的一个传统旺季,需求会快速释放,价格能够得到拉涨的支撑力,但是近两年以来,所谓的“金三”行情均未出现,旺季不旺的行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近两年来钢材基本面因素表现始终不乐观所导致。下面笔者就以下几点因素对未来3月份行情进行简单的分析与预测。

房地产市场动荡 需求恐受拖累

上周开始,全国多地关于银行严控房贷传言,正当市场将信将疑之际,杭州、常州、长沙等地纷纷爆出房价暴跌消息,跌幅最高达6000元/平米;一时之间,关于国内楼市崩盘的论调不断涌现,尽管部分银行辟谣,但不可避免的是本周一股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均大幅度下跌,由房地产板块引导的本次全线下跌还在持续;受此影响,市场对于后期需求回暖程度持悲观心态,建筑钢材作为房产市场的主要用钢品种,其需求恐将受到较大影响。

库存直线上升 后期去库存任务艰巨

由于节后成交持续清淡,之前积压的库存消化量非常有限,市场库存大量积压,截止到目前国内主要市场螺纹钢库存总量达到1018.12万吨,线材社会库存量达到283.63万吨,已经连续9周呈上升态势,且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在需求不被看好的当下,现货市场的库存量仍只增不减,因此大量的库存需要时间来消化,这就给后期价格的反弹增加的较大的阻力。

原材料表现低迷 成本支撑力度减弱

进口矿港口库存高企,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8683万吨,较上月增加1345万吨,增幅达到18.33%,创下了历史新高。笔者认为,在行业季节性淡季,且今年钢价还遭遇“倒春寒”,在这种情况下,铁矿石进口量大增让人颇感意外,另外作为钢材市场“晴雨表”的唐山钢坯,近期波动频繁,并且跌多涨少,截止到目前,唐山150方坯已经跌至2840元/吨,按照当前原材料价格进行成本计算,该价格已经跌破了成本线。目前原材料市场中利空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仍面对较大的下行压力,钢材现货价格成本方面支撑力度明显减弱许多。

产能减量少 钢企库存上升

由于连日来持续的雾霾天气,加快了政府对高耗能企业减产治污的进度,据中钢协统计的最新数据,2月中旬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68.88万吨,环比下降4.1%;预估全国196.64万吨,环比下降4.8%。持续的减产治污行动可以说是初见成效,但面对巨大的产能基数,196.64万吨的日产量依旧还是高位,而且由于行情的持续低迷,贸易商订货积极性也大幅降低,钢企库存因此大幅上升。钢协数据显示,2月中旬末钢材库存量为1726.6万吨,旬环比增加5.7%,较年初增长47.4%,刷新历史新高。钢企库存的大幅上升,给后期钢厂出厂价格下调增加了预期。

综上所述,需求回暖的悲观预期、后期艰巨的去库存任务、支撑力度减弱的钢材成本以及高企的钢厂库存这些钢材基本面因素均不太乐观,这给了接下来的3月份“旺季”行情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阴影,不过考虑到届时气温降逐渐回升,下游需求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至少比当前的2月份要强一些,基于以上考虑,未来3月份建筑钢价或在观望中弱势运行为主。(中华商务网 赵悦)

(关键字:利空 主导 钢材)

(责任编辑: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