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年的高增长之后,发电量在进入2014年1月份后呈现出疲态。
昨日(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宏观经济与政策新闻发布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获悉,在2014年前20天,全国日均发电量是152.87亿千瓦时,同比增幅2.41%,处于较低水平。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贾复生表示,2013年同期基数比较高以及2014年初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能因为发电量减少就解读为当前经济运行形势企稳之后出现放缓的局势。
日均发电量增幅仅为2.41%
全社会用电量一直被视作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在步入2014年不久,突然放缓的发电量引发关注。根据昨日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1月份前20天的发电量增速放缓迹象明显。
“进入今年以来,全国用电量增速确实是维持比较低的水平,据最新的数据,1月的前20天,全国日均发电量是152.87亿千瓦时,同比增幅2.41%,确实比较低。”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贾复生称。
如此增幅之所以被称之为较低水平,是因为在2013年同期,全国发电量攀升迅速。
据国家电网公司调度快报统计,2013年元旦后,全国日发电量继续保持高位,1月4日达到153.13亿千瓦时,突破2012年日最大发电量。
回顾整个2013年,从全社会用电量来看,高速增长的趋势刚好同经济企稳回升相吻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13年受夏季全国大面积高温天气和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拉动的影响,当年全国全口径的发电量是5.35万亿千瓦时,比2012年增长了7.5%,相对比较高。
电量方面也是高速增长。就在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刚刚公布了2013年度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3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在各个产业中,增速最高的第三产业,同比增长率达到10.3%。
两因素影响发电量增长
按照2013年的全社会用电量数据,经济企稳回升毫无争议。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如果经济形势好,那么用电量增速会比GDP增速更快;如果经济形势不好,那么用电量增速会比GDP增速更低。
据林伯强分析,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7.5%的增速和GDP的增速基本保持一致,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比例关系,这说明经济企稳的态势已经确定。
(关键字:发电量 发改委 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