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空袭来 七月建筑钢价缺乏主动反弹机会

2013-7-2 14:03:25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赵悦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国内市场回顾:在经历5月份国内钢材市场普遍持续下跌的弱势行情之后,建筑钢材市场依旧扮演着领跌角色,持续的倒挂格局仍在延续,市场行情变得越发低迷不前。各代理商在巨大的库存、协议量、资金等叠加压力之下,一直被动下调手中资源售价,致使国内主要市场建筑钢材平均价格再创新低。

一、六月份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下行速度未放缓

自进入六月份以后,建筑钢材市场的淡季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随着雨水天气增多,下游工地工程进度受到影响非常大,终端需求量相比之前减少程度明显,就连在5月份中表现异常抢眼的华北市场,也加入了下跌甚至惯性深跌的行列。面对如此弱势的行情,一方面钢厂通过减少市场资源投放量、积极开发下游终端、加大直供比例等方式来稳定市场,另一方面贸易商通过减少与钢厂间的协力量、低价刺激成交主动降库存等手段来积极应对,但他们所作的这些努力在原材料走弱、国有商业银行钱荒、股市暴跌、期钢市场持续飘绿等一波波袭来的利空消息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此时的贸易商们似乎信心已经严重缺失,市场悲观气氛还在持续发酵中。

根据中华商务网价格数据监测显示,截止到六月底,国内重点市场主流钢厂6.5mm高线均价为3031元/吨,环比5月底下降140元/吨,二级大螺纹均价3343元/吨,环比5月底下跌167元/吨,三级大螺纹市场均价3360元/吨,环比5月底下跌190元/吨。具体来看,高线价格跌幅相比5月份明显加大,而螺纹钢下跌节奏也在持续,仍需注意的是,二级钢资源市场所占比重继续减少,部分一线钢厂已经停产二级钢,例如河钢已经决定自六月份起停轧二级螺纹钢,全面升级为高强钢筋。这样现货市场二级资源量所占比重大不如前,无形中增加了其一定的抗跌性,二、三级钢价格差继续缩小,或维持持平局面,甚至部分市场二级资源高于三级钢价格。

表1:2013年6月国内主要市场建筑钢材价格变化情况(单位:元/吨)

高线 上海 杭州 北京 天津 广州 武汉 成都 西安 平均值
规格 6.5mm  6.5mm  6.5mm  6.5mm  6.5mm  6.5mm  6.5mm  6.5mm  6.5mm 
5.29 3360 3500 3520 3650 3700 3630 3750 3420 3171
6.28 3280 3440 3330 3380 3570 3400 3600 3270 3031
涨跌 -80 -60 -150 -270 -130 -230 -150 -150 -140

螺纹20mm 上海 杭州 北京 天津 广州 武汉 成都 西安 平均值
材质 HRB400 HRB400 HRB400 HRB400 HRB400 HRB400 HRB400 HRB400 HRB400
5.29 3220 3420 3610 3630 3750 3570 3790 3410 3550
6.28 3200 3300 3340 3300 3560 3260 3550 3370 3360
涨跌 -20 -120 -270 -330 -190 -310 -240 -40 -190

二、五月国内粗钢日均产量不降反升

虽说当前钢材市场基本面消息普遍利空,但是市场心态变得如此敏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无法改变,钢企似乎在越产越亏,越亏越产的怪圈中无法自拔,纵观今年前五个月我国粗钢产量情况,其日均产量均在200万吨以上,其中五月份粗钢日产量224.35万吨,远远高出去年同期水平线,并创历史新高点,如此巨大的产能,终端企业根本难以消化,如此来看,年产7亿多吨的粗钢产能将会给整个钢材市场带来巨大的消化压力。在看成品材产量情况,五月份,国内线材产量1325.1万吨,线材日均产量42.75万吨,同比增幅2.07%,日环比增幅7.08%,月环比增幅10.65%;螺纹钢产量1683.5万吨,日均产量54.31万吨,同比增幅14.40%,日环比减少1.18%,月环比增幅2.12%。自今年以来,建筑钢材成品材产量大体呈月月创新高趋势,五月份螺纹钢、线材产量达到有史以来新高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线材产量,相比上月有了近3万吨增量,而螺纹钢虽然增量并不明显,但是近1700万吨的产能同样创新高,线材和螺纹一个月的总产能达到3000多万吨,这个数据着实令钢贸商们心中一颤,而这7亿多吨的粗钢产能中,近半数生产成建筑钢材,在国内经济运行疲软大背景下,终端需求低迷状态短期内根本无法有明显好转,供需矛盾尖锐化问题会越发突出,也将会长期施压于钢材现货价格,钢价反弹似乎变得越发的遥遥无期。

三、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库存消化水平整体下降

从下图可以看出,自进入六月份以来,国内主要市场库存下降速度均是放缓的节奏,而其中华北市场再次显得尤为显眼,不过跟前期不同的是,本月以京、津为代表的华北市场,由于工地工程放缓,需求大幅减少,库存下降幅度大不如前,下降速率明显放缓。截止到6月28日,全国主要市场建筑钢材库存总量936.84万吨,环比5月底下降102.2万吨,降幅为9.84%。分城市来看,上海、杭州、广州三大市场的库存水平为50.27万吨、63.9万吨和67.2万吨,较上月底降幅水平在9.91%-17.04%之间,而北京市场则以54.31万吨的库存水平,环比上月降幅3.21%,远低于其他市场降幅,与上月情况形成强烈反差。

从上面各市场库存水平情况来看,由于自五月过后,国内大部分市场均因为高温、降雨天气等增多而进入传统淡季,就连之前库存下降速度一直快速稳定的北方市场,由于频繁的降雨天气,下游需求骤降,据了解,不少终端工地为避免因降雨影响工期,之前几个月一直抓紧时间进行主体建筑,目前很大一部分工承已经进入内外装修阶段,而新开工工程也增加量很少,直接导致北方地区市场贸易商日常走货量急转直下,之前表现坚挺的北方市场价格进入惯性下跌阶段,成交量的持续下滑,使其库存消化速率大不如前,而华东地区等南方市场由于前期早已进入梅雨季节,贸易商心态已经平缓许多,大幅杀价走货情况不再多见,其疲软的需求依旧维持之前状态,因此其库存下降幅度未发生太大变化,不过全国各主要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六月份的华东市场表现反而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坚挺许多。

四、钢企生产进度不减 越亏越产陷“怪圈”

虽然近两个月来,国内建筑钢材现货价格跌跌不休,现货价格与出厂价格始终维持倒挂局面,贸易商苦不堪言,虽说不少一级代理商已经减少了协议量,但今年的弱势行情、疲软的需求似乎并不怜惜他们,价格不但反转无力,还一波一波的惯性深跌,现货贸易商经营性亏损情况一直存在。再说钢材生产企业,他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根据上市钢企季报显示,90%以上的钢企目前均在亏损行列,可是他们却顶着亏损压力继续生产并未停歇,不少人存在疑惑,既然亏损为何不停下来反而越亏越产?据了解,自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以来,钢厂的生产成本存在一定幅度的降低,不过出厂价格在现货价格的大幅下调格局下同样被拉低,并未因生产成本的降低而有明显的盈利,且钢厂方面考虑的因素较多,一方面他们是各地方提高GDP的主要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员工工作问题要解决,再者停炉或者焖炉所需成本远超过目前继续生产所造成的亏损额度,因此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保生产促稳定。但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亏损在持续,产量在提高,供求矛盾被推向新高度。另外,虽然六月份沙钢、宣钢、晋钢、柳钢等厂均有部分产线进行阶段性检修,但是都是短期的,对总体产量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再来看本月南北两大主流钢厂调价政策情况,两家所出政策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地方,沙钢在6月上旬大幅下调出厂价格200-250元/吨后,之后两旬价格一直维持平盘(三旬价格均为:高线3450元/吨,二级螺纹3360元/吨,三级螺纹钢3410元/吨,盘螺3470元/吨),临近月底,虽然前期降幅较大,但与现货市场仍就倒挂,以杭州市场沙钢资源为例,二、三级螺纹钢价格均是3300元/吨,倒挂幅度60-110元/吨,且二、三级钢资源同价。而河钢则是3旬平盘,月底结算大幅下调160-280元/吨,结算价格分别为HPB300高线3420元/吨(较上月结算下跌280元/吨),二级大螺纹3350元/吨(较上月结算下跌200元/吨),三级抗震大螺纹3410元/吨(较上月结算下跌160元/吨),盘螺3430元/吨(较上月结算下跌180元/吨),同样与现货价格倒挂80-90元/吨,(北京市场现货价格高线、螺纹钢均已跌至3330-3340元/吨),持续的倒挂情况,使得不少代理商早已吃不消,现货市场越发难做成为无奈的共识。

综上所述,2013年已经过半,总体来看前半年的行情走势一直偏弱,没有传统 “金三银四”的旺季,却迎来了更加“黑色”的淡季月份,之前华东、中部的深跌,再到本月华北、中南地区的大幅下挫,现货市场信心一次次遭受无情的打击,心态悲观,虽然外部气温酷热难耐,但贸易商内心却是冰冷无比。不乐观的基本面消息充斥在市场中,月中经过短期小幅反弹的矿价再度转下,月底国有商业银行“钱荒”问题闹得沸沸扬扬,沪深两股遭受重挫跌破2000点后持续下探,而钢材期货在悲观消息带动下一直以震荡下跌为主,贸易商背负着库存、亏损以及后期资金面趋紧等多方压力,加之在国内经济运行疲软的大背景下,以及高温多雨的淡季月份中,下游需求着实难有明显好转,再加上越发突出的供需矛盾,这些因素都会使未来七月钢价更加缺乏主动反弹机会。(中华商务网 赵悦)

(关键字:建筑钢材 库存 资金 利空 倒挂)

(责任编辑: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