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五条”落地已近三个月,楼市依然高烧不退,房价易涨难跌又一次得到验证。虽然5月份我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上涨的幅度在收窄,但对比去年同期数据却发现,房价指数继续冲高。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住宅,一线城市均走在涨幅榜的前列。面临越来越高的房价,“价格管制”或将成为地方政府调控楼市普遍选择的方式。
5月全国房价涨声一片
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同比上涨的有69个,其中涨幅最高的广州为15.5%,唯一出现同比下降的为温州,其降幅为3.8%。
一线城市的涨幅尤为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中,广州同比涨幅15.5%,北京同比涨幅15.2%,深圳同比涨幅14%,上海同比涨幅12.2%。二手房指数中,同比涨幅最快的也是一线城市,北京同比涨幅12.8%,广州同比涨幅9.9%,上海涨幅9.2%,深圳涨幅8.3%。
对比201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度70个大中城市数据,只有12月份54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并创下房价上涨城市数量的年内新高。
然而,这一记录在2013年被频频刷新,2013年2月,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为66个,3月是68个、4月67个,5月份仍保持在65的高位。
不过,从发布的数据来看,5月份房价涨势继续减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个数减少,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增加。其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均比4月份减少了2个,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比4月份分别增加了1个和2个。
二是环比涨幅收窄。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比4月份缩小的城市有34个,福州、郑州、广州、成都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缩小幅度均在0.6个百分点以上;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比4月份缩小的城市有30个。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比4月份略有增加,既有房价环比上涨的原因,也有去年同月对比基数相对较低的原因。
地方被迫加码调控措施
房价的快速上涨,总是超乎人们的预期。为了遏制这种局面,各地政府拟出台“限价令”。从目前全国楼市看,一、二线城市因为集聚了过多的资源,使得房价易涨难跌。有分析认为,在房价上涨预期未变的背景下,以行政手段限制房价,短期来看的确能够稳定价格,但长期来看,难以扭转上涨势头。
继北京高调宣布“限价”之后,本报了解,上海、广州、深圳亦对房价进行管制。比如广州要求,从4月24日起,全面执行商品住宅预(销)售价格网上申报制度,其预售价格需要接市国土房管部门的价格指导等。
据悉,北京价格规定最严,要求新房实际成交价格不得高于前一期和周边区域楼盘价格,与此同时,现房也需接受价格指导。
除此之外,在房价连涨的背景下,广大的二三线城市也将步入价格干预的行列之中,日前,安徽、河南等地也将在7月1日起要求限价。
(关键字:楼市 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