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模具技术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013-1-6 9:46:46来源:华夏模具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所谓模具寿命是指一套新模具从安装、生产、直到失效需要翻新前所生产的锻件数量,一般称正常寿命。提高模具总寿命可节约模具材料(占模具成本的15%~40%),因此提高模具总寿命也是降低锻件成本的重要措施。华夏模具网指出,目前我国的模具技术,特别是模具材料、热处理和制造工艺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

对于低合金结构钢热模锻,发达国家的冷精密模锻模具寿命约为2万件~6万件,国内约为0.8万件~2.5万件。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按锻件复杂程度和精度,模锻锤模具寿命为0.5万件~0.8万件,但新型程控全液压模锻锤,由于其锻击能量和程序均可设定控制,模具寿命有所提高,0.6万件~1万件。

机械压力机模具寿命一般可达1万件~2.5万件,其中曲轴模具寿命为0.85万件~1.8万件,连杆模具寿命为1万件~2.5万件,汽车转向节模具寿命为0.6万件~1.4万件,齿轮模具寿命为1.5万件~3万件。个别极复杂、高精度的锻件模具寿命也仅为0.5万件~0.7万件。

螺旋压力机模具寿命比机械压力机稍低。而国内大多数锻造企业模锻锤模具寿命为0.3万件~0.5万件,摩擦螺旋压力机模具寿命约为0.2万件~0.3万件,一般仅有0.2万件左右,机械压力机模具寿命约为0.5万件~0.8万件。

相比之下,我国模具寿命仅相当于国外工业先进国家的1/3。模具寿命是模具材料、设计和制造水平(含模具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及使用、维护水平的综合反映。模具寿命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冶金工业、机械制造工业水平,同时也反映锻造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关键字:模具 技术 国外 差距)

(责任编辑: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