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瞒报钢铁产量的背后

导读: 但愿“河北瞒报钢铁产量近5000万吨”只是个案,而不是一个缩影。然而,如果没有地方政府部门站在瞒报钢铁产量企业身后撑腰,钢企有这个底气与胆子年复一年地报假产量吗?一些钢铁企业老总表示,历年上交的产钢数据均不实,这多少有些“法不责众”的意味。
关键字: 瞒报 钢铁产量 河北

在全国掀起“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热潮的时候,“河北瞒报钢铁产量近5000万吨”的报道让人深思。让人惊讶的是,此前有关媒体披露,作为我国第一产钢大省的河北,其瞒报实际钢铁产量,在业内已是公开“秘密”。9月5日的《新京报》报道称,“这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原冶金部副部长吴溪淳大为恼火,并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抨击河北钢铁产量统计数据造假。”

但愿“河北瞒报钢铁产量近5000万吨”只是个案,而不是一个缩影。然而,如果没有地方政府部门站在瞒报钢铁产量企业身后撑腰,钢企有这个底气与胆子年复一年地报假产量吗?一些钢铁企业老总表示,历年上交的产钢数据均不实,这多少有些“法不责众”的意味。

由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任务由中央下发到各地方政府,为了降低节能减排成本、保住产量,瞒报实际产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较多使用的手段。显然,这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所谓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刚性指标,诱使或逼使辖区内钢企少报产量。

一些钢企无包袱、无究责压力地乐于这样去与地方政府部门“联手谎报”还另有原因。瞒报与实报所面临的结果无差别,少报还可以带给企业好处,减少政策对自身的约束与制约,何乐而不为?

(关键字:瞒报 钢铁产量 河北)

(责任编辑:00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