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是中国钢市最大的“恶魔”

导读: 随着经济下行、制造业低迷趋势持续,希望通过促进消费来达成“保增长”目标的呼声越来越高。昨日,海关总署公布了8月低迷的进出口数据。下午,国务院发布了酝酿近两年的国家级专项规划。
关键字: 产能过剩 钢市 规划

随着经济下行、制造业低迷趋势持续,希望通过促进消费来达成“保增长”目标的呼声越来越高。昨日,海关总署公布了8月低迷的进出口数据。下午,国务院发布了酝酿近两年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出台国内贸易规划。 

“与第一稿相比,《规划》在篇幅上有所缩减。”《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常晓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规划》的目标设计为总体规模指标实现翻番: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生产资料销售总额76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左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超过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1%左右。

当下,市场对这个酝酿已久的《规划》寄予厚望,希望在此方向性的规划后,能出台相应的“促消费”政策,以解经济下行之忧,并恢复商业信心。

市场盼望的政策包括:落实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专项资金,延续已有的家电下乡政策,出台加大现有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办法,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出台流通领域税收减免等措施。

另外,更让消费金融及流通企业兴奋的研究则是,对免税、退税、贴息等方面的探索。

然而,对于政策制定和操作者而言,“促消费”政策却是一个艰难的、需要极大智慧的考验。正如数位接近《规划》制定者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所言,这些纲要要落实,存在一些困难,而且不一定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实际问题,正是对“保增长”路径的分歧。有意见认为,要改变目前经济下行的状况,以投资和改善出口为主要抓手,见效会更快,而不是促进消费。换言之,以财政补贴,或者免税、退税、贴息之类的手段来促进消费的政策,都受到很多现实因素制约。

“促消费”政策还需制度设计

发展内贸,重点在于扩大内需。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下,要通过促进消费政策来提振经济,还需要制度设计。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对本报记者指出,能立竿见影促进消费的政策着力点应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6%的汽车消费,附加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且价格还在持续上涨的石油制品;其次是消费增速高的家具建材类,此类消费品年度增速都在25%以上;以及消费潜力大、市场有需求,但目前没有启动的服务业消费,包括养老、家政等。

但是,此类“促消费”政策操作起来,现实的难点在于,最能直接拉动经济的汽车和住房,由于一些实际需求量大的城市采取了限购措施,类似的政策空间与实际效果必然要打些折扣。

5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曾被认为是扩大内需的强心针。然而政策实施后,由于节能产品价格偏高,效果受到质疑。以往出台的“节能惠民工程”中传出的“骗补”传闻,也让此类政策的针对性和持续性受到考验。而且随着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几轮政策的刺激,家电市场的实际需求已在减弱。

在此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开始改换思路。今年2月份,北京市商务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商委表示要探索开展家具以旧换新的工作,并且年内要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已经完成了初步调研。

然而,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同一规格的家电在价格上,各品牌差距不大,而家具很难有统一标准化的可能性,执行起来,财政补贴也易出现漏洞,因此,很难在全国推广开来。也因为类似原因,很多依靠财政补贴促进消费的政策面临困境。

商务部从4月2日至5月4日在全国组织开展了2012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便是政府对此类政策的一次探索。

自上周5以来,国内钢市因多方利好消息刺激,突然火爆了起来,在期钢、钢坯等价格连续暴涨的推动下,现货钢价格涨幅较大,部分钢种超过200元/吨,正当钢贸商喜迎难得上涨行情果实之时,9月11日沙钢出台9月中旬建筑钢材价格政策却无意给火热的市场浇了一盆“冰水”,原本期望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是乎被沙钢无情的覆灭了;笔者再次提醒市场,能赚点就出货吧,别捂着了,小心发霉;接下来钢材市场的天,只怕又要阴下来了。

在钢材市场上的钢价正因为涨价而欣喜若狂之际,沙钢与9月11日推出其中旬建筑钢材价格,线材、盘螺、螺纹钢等下调50~70元,对上期价格补差50元。“哐当”一盆拔凉拔凉的水当头倾向现货市场,或许不至于市场涨势瞬间停滞,但就此弱化是肯定的事情。从沙钢的调价方向来看,说明主要钢厂对本轮钢材价格上涨之势不抱任何想法,同时从侧面印证主流钢厂继续看跌中短期市场走势的想法。

“市场就这样被沙钢给搞了”。笔者在钢材大市场走访时,钢贸商这样评价沙钢的9月份二期价格政策。看来市场拉涨的情绪还没有得到完满的释放,沙钢下调价格横插一脚势必阻挡了很多人的发财之路;据笔者随后的走访了解,有一部分钢贸商在这两天进行了吃货,也有一部分资源较为齐全的钢贸商错误判断形势进行封库操作,恐怕郁闷不已。

对于本轮钢价的突然反弹,中国钢铁分析师指出,久跌难耐的市场借助一轮密集的利好消息刺激,是无忌弹的发起价格反冲锋;加上铁矿石、钢坯等原材料价格在后面卯足了劲的推波助澜,造成钢价短期暴涨达200元的事实;然而在整个过程当中,终端采购商并未积极跟进;成交的小幅放量也多在钢贸商之间进行;需求基本面的冷静,使得本轮钢材行情的继续拉涨基础不牢,也就注定不可持久。

在需求基本面不牢固的情况下,上层的浮华在激情退却之后垮塌也就随之而来;而沙钢继续下调9月中旬钢材价格政策无疑是当头一棒,不仅打掉了市场继续攀涨野心,一旦市场扛不住压力,只怕刚刚回升的钢价可能被打回原形。

从2012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年内很难出现用钢需求集中放量的过程;尽管国内先后迎来重大项目集中审批,地方版7万亿投资计划、发改委铁路、高速公路万亿投资项目等一系列看似猛烈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对于年内形成实质性的用钢需求而言,可能性不大,项目融资难将继续成为制约下半年国内重大工程进度的主要障碍,这些看似美味的蛋糕,至少在近期内,钢铁产业是难以享受的到的。

那么再从上游变化来看,8月下旬粗钢日均产能回落至187万吨,全月日均产量为191万吨左右,显示钢厂在一系列的检修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产量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同时钢厂人士表示,目前他们复产压力大增,停产、检修难以维持,地方政府、银行纷纷上门催促复产,预计9月份的钢材产量将再次回升;供应压力依然是笼罩在钢市上空最大的“恶魔”。

而趁此机会暴涨的铁矿石、钢坯市场,也难以持久,较高的库存加上钢厂明显不强的采购意愿,钢铁炉料市场短期内难有复苏,紧跟期钢而走的钢坯价格在暴涨200元以后,回落在即,钢材价格想要进一步获得成本的钢性支撑,显然不太现实。如此,本轮钢价反弹本是“镜花水月”,不堪牢固,沙钢等华东主流钢厂的下调出厂价之锤一落,部分钢种涨价必然破灭,之所以说部分,主要是因为宝钢10月份价格政策意外推出平盘,显现出较强的认为拉涨意愿,是乎热卷等板材类可出现新的涨势,但能否独树一帜,还有待终端认可。

(关键字:产能过剩 钢市 规划)

 

(责任编辑: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