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集团济钢四项措施谋发展

导读: 一是明确思路,凝聚智慧力量。二是优化结构,提升主业品质。三是规划拓展,壮大非钢产业。四是“新兴”战略,加快转型发展。
关键字: 山钢济钢 四项措施 发展

山钢集团济钢为了谋求企业不断发展,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四项措施来改善企业内部,不断的需求新的发展方向。

一是明确思路,凝聚智慧力量。

提出“大力提升钢铁主业,发展壮大非钢产业,转型发展,坚持到底”的战略发展思路,确立了“产能降低、销售收入不减、利润水平不减、职工收入不减”的“一降三不减”的奋斗目标。开展“一降三不减,我们怎么做”大讨论活动,激发广大职工在本职工作中创新创效、攻坚克难的潜能和热情。围绕“基础管理工作实现新提升、降低成本工作实现新突破、开源增收工作实现新发展”等具体任务展开攻坚。

二是优化结构,提升主业品质。

坚持把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化危为机路径,深入推进“产品+服务”的营销模式,联手开发下游市场所需产品,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技术服务,协同完成产品升级换代。一级研发达到30多项,销售高等级产品近20万吨,创利5000多万元;一批极限规格产品:3毫米卷板、5毫米、6毫米、8毫米平板在不同产线、不同品种轧制成功,并批量完成订单交付,取得了可观经济效益。整合理顺组织、生产机构。机关部室由30个部门整合成19个部门,其中8个部门合署办公。撤掉炼钢厂,整合为中厚板厂、宽厚板厂,并对宽厚板厂实施“模拟法人”机制,理顺了上下工序关系,扁平化管理,提高了效率。产线整合后效果明显:产线改判率不断降低,尤其三条平板产线改判率持续降低,再创历史新低;炼钢工序降成本实现新突破,吨钢降成本达到100元,超额完成90元目标,其中4.3米宽厚板产线钢铁料消耗达到宝钢保持的记录,综合成材率达到国内同类型轧机第一名水平。全面推行完全市场化成本考核,对生产单位、营销系统重新调整绩效考核方案,由原来的考核产线毛利调整为考核产线贡献总额。按照有贡献、有毛利、有净利设定产线贡献总额三档目标,按实际结算贡献总额对应的目标层级与职工收入挂钩考核。对有条件部门模拟贸易公司运作,鼓励开展第三方贸易,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创新创效积极性。

三是规划拓展,壮大非钢产业。

前不久,济钢鲍德炉料公司的鲁新建材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主体设备立磨仅用10天调试完毕,创同型号立磨调试时间国内新记录。投运即日实现达产,创同行业一流水平,充分体现了济钢“看准事抓紧上、要干的事抓紧干”抢抓机遇的要求。鲍德炉料公司的矿渣微粉生产线每年又新增60万吨的产能,总体达到180万吨的生产水平,创效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市场状况,对发展前景良好的子公司给予大力扶持、投入,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子公司自主创新,积极开拓外部市场。采取“会战”形式,上下联动,不断推进非钢产业的发展。纳入考核的21家子公司综合利润每月平均都在3000万元以上。并通过与兄弟企业对比,找出差距,采取对策,不断提高子公司盈利能力。对“十二五”非钢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制定出九大项非钢产业类型、30个具体开发、拓展项目。其中4项已经投运,3项正在建设,6项已经立项,打造非钢产业半壁江山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四是“新兴”战略,加快转型发展。

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现代信息技术产业”、“能源资源环保产业”等被列入首先发展对象。以工业软件开发为支撑,以智慧企业为主战场,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产品制造与代理四个领域进行产业开发,着手物联网、智慧泉城、智能化小区、云计算等研究应用,编制了《智慧泉城可行性报告》,智能小区的试点建设已经完成,逐步向信息与现代服务产业转型。今年济南被列入国家PM2.5检测试点城市,这对已经处于城市之中的济钢提出了更高环保要求。济钢在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把眼光盯在利用余热余能、废物利用“开发低碳循环技术,做大能源服务产业”上。“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开发、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混合燃料热电联产技术开发”等11项课题被加快了研究开发进度。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济钢的“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可燃代谢物消纳”三个中心建设、“济钢二区土地综合开发”、“城市矿山”、“现代农业”、“钢材深加工新基地建设”、“冷弯型钢二期工程”、“非晶合金”等10多个战略新兴产业项目都在不同程度推进中,为企业的转型发展积蓄充足的实力。
   (关键字:山钢济钢 四项措施 发展 )

(责任编辑: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