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集团“两化”融合显威力

导读: 坐镇能源管控中心,每一卷钢材的生产耗能都在眼前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整个厂区各种动力能源介质的在线管理和平衡调度。
关键字: 河北钢铁 “两化” 显威力

坐镇能源管控中心,每一卷钢材的生产耗能都在眼前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整个厂区各种动力能源介质的在线管理和平衡调度。这是笔者日前在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见到的一幕。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的结合,为企业换来了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综合节能率0.5%测算,该项目年节约标准煤3万吨,新增利润4500万元。

着眼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的新形势,河北钢铁集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力促管理模式由分散经营型向集团管控型转变,生产模式由传统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变,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收到显著成效。得益于“两化”融合,该集团的成本控制力逐步提升,4年累计同口径成本降低额达到282亿元,正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河北钢铁集团下辖16个子分公司,地域分散,高效管控难度增加。为此,该集团建立覆盖所有子分公司的广域网络,搭建起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可用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应用OA和ERP系统构建集成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跨地域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管控衔接,成为服务集团集中统一管控的“利器”。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确保资金链安全是重中之重。集团ERP系统的财务整合,满足以资金为中心的财务管控要求,构建起集中式的财务管控模式,统一集团财务政策、搭建财务控制体系,使集团能够对下属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规避财务风险,实现集团规模效应。目前,正在实施的财务公司财务信息系统与集团ERP财务模块的集成,将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本运行效率。

钢铁企业生产流程属于长流程联合生产过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和生产制造水平,是该集团推动“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

在石钢公司,指挥大厅项目将所有产线主要设备运行、生产订单执行、主要能源消耗、关键工艺参数指标、生产现场实时监控、重点环境监控、整体物流管控、主要物料仓储情况等,凡涉及对主体生产运营构成关键要素的各种信息、数据、参数、视频全部集成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建立起实时、共享、集成的信息系统平台。

河北钢铁集团钢研总院主研的项目“基于‘炉气分析’和‘投弹检测’的转炉自动化炼钢系统”,聚合了2项专利技术和8项软件著作权,能够对转炉炼钢实施全过程监控和终点成份矫正的自动化炼钢过程控制,具备“一键式”炼钢的功能,实现冶炼过程中的数字化、可视化的计算机自动化炼钢。在120吨转炉上应用以来,转炉终点命中率由40%提高到90%以上,有效降低喷溅率16%,并避免严重的氧枪黏枪。

时至今日,河北钢铁集团信息技术已全面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指挥大厅项目、物流管控系统、智能门禁系统、秤房集中远程控制系统,“一键式”全封闭炼钢、“炉炉清”系统等,庞大的信息系统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智能化操作、高效指挥、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管理保障,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制造水平。

信息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集团钢铁主业子公司基本建成4级钢铁信息化系统并实现数据集中与共享。邯钢公司ERP与MES的集成,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覆盖企业运营的各个主要流程;衡板公司建成首个钢延压加工企业完整的ERP系统,从财务到供应链,从生产管理到成本管理,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同步;矿业公司ERP系统与MES系统的集成,实现了矿业公司不同矿山、不同业务的多模块运行;宣钢公司正在实施的“铁前产销一体化”项目,将实现铁前物流精细化跟踪、物料精细化管理和配料全面优化,实现生产一级计划管制和财务一级成本核算。

链接

唐钢深度应用信息化助力产品创效能力提升

本报讯6月份以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积极在信息化系统深度应用上做文章,以贴近生产经营实际、实现信息化效果最大化为着眼点,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努力为“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创效能力”这一战略决策落地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为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及改善产品质量提供数据支持。对几年来积累的采购、生产、消耗、能源、成本、质量等基础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整理,总结查找实际生产和现有BOM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基础BOM数据的优化工作,使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从而为公司巩固和继续提升现有生产组织模式下的成本控制能力,进而提升产品创效能力提供更加真实的数据支持。

以数据为依据,全面优化系统,提升工艺及质量管理水平。在前期实现板材生产线全过程质量跟踪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质量管控,实现质量管理向炼铁、长材工艺的覆盖,将公司全部主体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的合规管理纳入产品质量的判定管理体系,切实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跟踪,将生产过程中所有影响生产质量的重要关键工艺参数纳入监控体系,促进工艺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加强与国外专家的合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评估,解决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产品的成材率。

推进信息化与生产技术的融合,保障信息化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一方面,通过组织信息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跟踪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实地解决阻碍系统发挥应有作用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信息技术人员与生产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互动,促进彼此间的技术融合,使信息技术人员真正做到根据生产实际优化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使生产管理及操作人员更有效地运用信息化平台,改进工艺及操作,保障系统的应用效果,从而最终实现产品质量的改善和产品创效能力的提升。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高公司对外服务水平。一是在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并实施非钢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支持公司产业链延伸及产品深加工业务的扩展,建设集中管控模式下的一体化深加工及配送体系,促进公司产品的产业链增值,提高公司应对市场的灵活性,提升产品的创效能力;二是深度应用于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的唐钢客户关系管理(CRM)暨电子商务系统,加强市场营销、客户及销售方面的管理,推动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形成,以公司销售服务水平的提升,带动产品创效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