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象 中美普通民众平均工资1:9 报告指出,在过去10年里,美国普通民众的生产率是我国普通民众的10倍,平均工资是我国普通民众的9倍。而垄断的存在是造成中美企业产生工作效益差异进而工资水平出现差异的真正根源。 报告称,广泛存在于垄断部门的既得利益者,是限制中国生产率提高的主要阻力。在垄断行业中,既得利益群体不仅缺乏动力采用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反而成为新技术应用,提升经营水平的主要阻力。 研究发现,近些年,在竞争性较强的生产性行业中,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不断采用新技术,提升经营水平,其生产率经历了较快增长;与之相反,由国有企业垄断的服务性部门,则由于缺乏竞争,长期效率低下。 中国各行业中广泛存在着垄断,由于缺乏竞争,行业内技术水平提高动力不足,这导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分析 去垄断化中国人均GDP将涨10倍 报告指出,如果中国对国内市场进行去垄断化改革,从长期来看,中国人均GDP将增长10倍。更为重要的是,收益的增长空间主要来自服务行业,人均GDP的大幅增长将主要源自全要素生产率收益。 报告说,中国应该努力推进在金融行业、建筑业(目前为止劳动最为密集型的行业)、运输业、教育业、健康、电信和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 要想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中国必须对现有的垄断制度进行改革,将既得利益群体对生产率提高的阻碍作用最小化。 报告特别强调竞争的作用,提出应允许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增加竞争压力,“这是迫使既得利益集团提高竞争力的唯一出路。” 报告简介:报告名为《去垄断化——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繁荣》,由IMF研究员阿什温·阿乌哈撰写。这份报告虽然由IMF发布,但特别注明“本文不代表IMF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