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钢:成本控制为王

导读: 沙钢 成本控制为王
关键字: 沙钢 成本控制为王

据四川新闻网报道,钢铁行业被称为最不可能产生民营巨头的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相对过剩,原材料价格高涨等外部因素一直困扰整个行业,但是沙钢不仅挺过来了,而且活得不错。

2010年,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沙钢集团交出的成绩单很抢眼,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786亿元、利税1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75%。沙钢位列2011年世界500强366位,连续第三次名列世界500强,在2011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位居第二。这主要缘于该集团灵活的机制和成本控制能力。

据悉,沙钢吨钢成本只有2000元到2500元,而人均产钢量为825吨,从而使吨钢劳动力成本只有80元,这大大低于300多元的全国平均水平,让沙钢成了中国成本最低、生产效率最高的钢厂。能做到这一点,是沈文荣的骄傲,因为他坚信建立可持续的成本优势是沙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成本控制上,沙钢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比如全厂管理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5%~6%,而且董事局的副总们都是五六个人一间办公室。更为重要的是,沙钢95%以上的工业“三废”都实现了循环利用,一年循环利用产生的效益达20亿元。

目前,钢铁企业利润空间的缩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钢铁上游原料成本的挤压,沙钢也不例外。从几年前开始,沙钢就在铁矿石方面进行全球战略布局,2004年与2008年沙钢分别投资了澳洲威拉拉合营铁矿和格兰奇资源公司,掌握了部分矿石资源。目前沙钢拥有10亿吨矿山资源储备量,目前已经实现铁矿石自供能力达到20%-30%。

同时,沙钢集团在发展中始终坚持科学利用废钢资源,不断提高废钢的使用量和使用比例,目前实现吨钢废钢单耗255.29公斤。“十一五”期间,沙钢集团本部通过增加废钢消耗和科学利用废钢资源,减少铁矿石用量,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完成环比节能量111.44万吨标煤,超额完成了江苏省政府下达的71.17万吨标煤节能任务。

在谈到下一步集团公司发展规划时,沈文荣表示,加快物流建设、发展非钢产业、扩大发展空间、做大发展平台,使沙钢不仅是钢铁产品的制造者,更是钢铁产品的服务者,也是沙钢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

据了解,沙钢“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奋斗目标:通过并购联合,资产重组,工艺创新,炼钢能力达到5000万吨;钢铁大物流年销售量力争达到8000万吨;集团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亿元,争取3500亿元,利税超300亿元,均要比“十一五”翻一翻。其中,非钢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效益贡献度力争达到30%以上。通过企业创新发展,自我积累,资本运作,保值增值,净资产在“十二五”末实现翻一番,争取达到1000亿元。至2015年,沙钢集团生产规模保持国内外钢铁同行第一方阵、位居国际同行前10名;综合实力争取进入世界500强前300名,把沙钢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钢铁行业。


 

(责任编辑: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