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倒逼钢企提高软实力

导读: 钢铁业内分析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铁矿石价格将持续走高。
关键字: 钢企

钢铁业内分析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铁矿石价格将持续走高。  

铁矿石供应及价格变动对钢厂产销影响明显。据业内人士分析,若矿价长期维持高位,将会压制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下半年情况依然严峻。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难以攻破三大矿石巨头的垄断地位。有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5455万吨,单价约为173.2美元/吨,较4月份159.2美元/吨上涨8.8%,钢厂8月份的生产成本高企。   

当前我国钢铁产品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建筑建设用钢是最大的需求钢种,如螺纹、高线、型钢、钢结构等,占钢材总需求的52%,是我国钢铁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事实上,大量的板材品种包括部分高端板材在目前显得供应过剩起来,这些板材品种也恰是大型钢铁企业的主流生产品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同时,从钢铁下游行业来看,今年以来汽车、机械、船舶订单增速同比下滑较为明显,对板材冲击较大,家电需求相对平稳;而房地产商品房开工较差,但受中西部基建、保障房拉动相对比较明显,对建筑用钢消费尚有一定支撑。  

汽车、机械、家电等表现疲惫,大钢厂业绩肯定会受影响。即使有“战略合作”关系,但是在整个制造业表现疲惫的时候,战略合作关系户也会减少订单。  

中汽协数据显示,1—7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46.24万辆和1060.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3%和3.22%,比上半年增幅分别下降0.15和0.1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与中汽协共同发布的中国汽车行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二季度汽车行业景气指数为101.1点,与上季度相比下降0.5点,连续四个季度下滑。而剔除随机因素后,汽车行业景气指数降幅扩大至1.3点。  

相关数据显示,三大钢厂9月冷轧产品均上调120元/吨,调整后宝钢、武钢、鞍钢的普冷不含税基价分别为5366、4810、4690元/吨,市场上冷板月均价约为5482元/吨,月环比上涨52元/吨,环比涨幅0.96%。  

“涨价也是不得已。”河北一家中型钢厂负责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据了解,市场上线材月均价约为5086元/吨,月环比上涨159元/吨,环比涨幅3.2%。  

成本提高固然影响钢厂的利润,但更重要的是发挥先动优势,每个钢厂根据自身条件都应该创新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扩大销售领域,增加销售订单,吸引稳定客户,而不是打价格战。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企业首先应提高软实力,满足终端用户对产品品种、质量、交货时间、技术服务等方面提出苛刻要求。其次,应向下延伸产业链,在钢铁物流加工领域做文章。“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式,或是以低成本、或以特色产品、或以高精端技术、或以特殊服务等战胜竞争者,把握市场。”该人士还告诉记者。  

另外,钢铁企业在制定每期的排产和销售计划时,应统筹规划,实施市场细分及差异化策略,力争在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要有清晰的取舍,一定要有自己独特性的东西,发展成为某一细分市场中的最佳企业。  

同时,随着信息化飞跃和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终端用户会对产品品种、质量、交货时间、技术服务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钢铁企业应该积极提高各项软实力,应对用户“苛刻要求”的挑战。(中国企业报)

(责任编辑: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