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预测均值6.3% 信心指数连续四月下降

导读: 2011年7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显示,来自国内外23家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7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水平将小幅回落,预测均值为6.3%,略低于6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的同比增幅水平。
关键字: CPI 7月CPI 7月CPI预测均值 信心指数

2011年7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报告发布

2011年7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显示,来自国内外23家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7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水平将小幅回落,预测均值为6.3%,略低于6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的同比增幅水平。随着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央行和国家发改委前后表态要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月内加息预期再起。调研显示,共有5家机构预计8月内加息一次,加息幅度为25个基点。

2011年8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8,略低于上月50.9的水平,但依然高于临界值50。

● 信心指数

预测均值50.8 继续下降

本次调研共有12家机构给出了8月份的信心指数,预测均值为50.8,略低于上月50.9的水平。该信心指数已经连续四个月出现下降,与官方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趋势一致。

统计局8月1日公布的7月PMI为50.7%,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落,为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尽管有下行风险,但短期内中国经济问题不大,“硬着陆”的可能性也很小,三季度经济依然会保持9%以上的增速,但需要关注中期风险。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称,小幅回落的PMI数据以及早前统计局公布的强于市场预期的经济活动数据均显示无需对国内经济下滑过度悲观,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硬着陆”风险较小。据其预计,三季度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放缓,四季度将有所反弹,全年GDP增速或将达到9.3%。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吴向红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我们认为经济增长将在下半年逐渐趋稳并有所回升,主要考虑到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以及就业和工资增长对消费的拉动”。

● CPI

同比增幅预测均值6.3% 略有回落

继6月创出6.4%高点之后,7月CPI有望出现小幅回落。

调研结果显示,7月CPI同比增幅预测均值及中位数均为6.3%,较6月水平有所回落。野村证券、兴业证券(601377,股吧)等8家机构给出了最大值6.5%,中国银行给出了最小值6.1%。

野村证券中国区经济学家孙驰指出,虽然最后两周食品价格总体有所回落,但从全月平均来看,年同比涨幅仍然较大,因此7月CPI通胀可能超过上月。

同样预测7月再创新高的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CPI同比增幅在7月继续上冲至6.5%左右的水平,环比也继续显著高于历史正常水平,并且7月还可能不是年内CPI的高点。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短期内通胀仍将居于高位,不排除7月CPI创新高的可能,虽然8月份CPI创新高可能性不大,但仍会维持在6%左右的较高水平。

沈建光则认为,本轮通胀具有长期性特征,抗通胀的难度较大,即使7月通胀可能比6月略有回落,但考虑到本轮通胀的全面性,特别是输入性通胀压力的不可控因素,通胀仍未进入下行区间。他预计通胀峰值可能延迟至三季度,8月或9月通胀水平可能再创新高,并将全年通胀上调至5.5%,超过政府4%的调控目标。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通胀已于6月见顶。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虽然CPI同比仍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但应该看到的是前期对CPI推升作用明显的猪肉价格涨幅开始回落,物价快速上涨的压力已经有所减轻,同时考虑到下半年翘尾因素将逐步降低归零以及政府对物价的调控措施将渐次发挥作用,预计本轮通胀周期高点已经在6月份出现,下半年物价涨幅将缓步回落。

据媒体报道,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日表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比4月份有明显回落,9月份以后对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影响会有所放缓,目前无论是生产资料价格还是消费品价格涨幅,都出现逐渐趋稳的积极信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称,虽然7月份CPI涨幅可能会有所回落,但物价上涨压力还是很大,全年可能会达到5%左右。

在CPI同比增幅回落的同时,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增幅却可能出现上升。调研结果显示,7月PPI同比增幅预测均值和中位数均为7.35%,高于6月7.1%的增幅水平。其中,摩根大通给出了最大值8.1%,德意志银行给出了最小值6.9%。

(责任编辑: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