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钢材期货市场功能初步显现

导读: 2010年,钢材期货市场运行平稳、交易适度活跃,市场风险可控、交割平稳有序。随着企业参与保值交易逐步增加,钢材期货进一步促进了市场形成合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现货价格波幅收窄和市场效率提升,市场功能初步显现,服务实体经济初见成效。
关键字: 工信部 钢材 钢材期货市场

2010年,钢材期货市场运行平稳、交易适度活跃,市场风险可控、交割平稳有序。随着企业参与保值交易逐步增加,钢材期货进一步促进了市场形成合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现货价格波幅收窄和市场效率提升,市场功能初步显现,服务实体经济初见成效。  

一、市场运行平稳、风险可控,交易比较活跃

2010年全年,螺纹钢和线材期货市场运行平稳,没有出现涨跌停板;交易适度活跃,螺纹钢期货成交量为4.51亿手(合45.1亿吨),成交金额为19.9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63%和49.98%;线材期货成交量为30.34万手(合303.4万吨),成交金额128.88亿元,同比分别减少86.11%和84.39%,螺纹钢期货已成为全球成交量最大的钢铁类期货品种。  

二、市场功能初步显现、相关企业重视期货并积极参与

从2010年运行看,钢材期货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大于80%且相互引导,交割平稳有序,到期合约与现货价格收敛良好,期货价格已逐步成为相关企业现货定价时的重要依据之一;参与钢材期货交易的钢铁生产、流通和消费企业家数稳步上升,目前有30家左右的钢铁生产企业参与了套期保值交易,市场功能初步显现。

随着钢材期货市场功能初步发挥,相关企业逐渐重视期货,特别是大型国有钢企,如宝钢、武钢、鞍本等主动学习规则制度,宝钢、武钢开始申请钢材期货注册品牌,为将来参与保值交易做准备。  

三、促进市场形成合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现货价格波幅收窄

钢材期货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促进市场形成合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现货价格波幅收窄和市场效率提升。2009年上市以来,众多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主体更加注重研究国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钢铁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方向,使钢材预期价格的形成信息更加完备,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市场效率。以螺纹钢为例,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的2009年和2010年,现货价格最大波幅分别为42.5%和29.0%,但期货价格同期最大波幅分别为38.5%和24.8%,客观上遏制了现货价格的非理性波动。

(责任编辑: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