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面临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挑战

导读: 澳大利亚博思格钢铁公司(BlueScope)首席执行官Paul O’Malley认为,钢铁行业出现废气排放方面的革命性改变可能尚需20-40年,且他对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的新技术信心不足。非政府环境组织——欧洲气候行动网络(CAN Europe)则表示,一些新技术的开发尽管昂贵,但距离投入应用并非遥远。
关键字: 钢铁行业 温室气体

澳大利亚博思格钢铁公司(BlueScope)首席执行官Paul O’Malley认为,钢铁行业出现废气排放方面的革命性改变可能尚需20-40年,且他对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的新技术信心不足。非政府环境组织——欧洲气候行动网络(CAN Europe)则表示,一些新技术的开发尽管昂贵,但距离投入应用并非遥远。

Paul O’Malley在上周表示,博思格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80%来自于钢铁生产。他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已成型的技术能令炼铁过程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而距离这种革命性新技术的到来至少还需要20-40年时间。

CAN Europe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目前已有4项技术可大幅减少钢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最先可能被推广的技术是日本神户钢铁公司研发的Fastmelt直接还原法。这种工艺不使用焦炭和烧结矿,用煤作还原剂生产直接还原铁,在煤基熔化炉CDM中熔化铁料并实现渣铁分离,因此生产成本比传统小型高炉减少大约30%,如在此基础上再辅以碳捕捉与储存技术(CCS),整个钢铁生产过程将减少55%的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瑞典最近证实了一项高炉气体回收技术,预计可在2020年得以广泛应用。该技术可对高炉气体进行2次利用,在分离保存二氧化碳气体的同时,达到有效减少焦炭消耗的目的。

CAN Europe最为看好的是Hisarna技术,这项技术是将Isarna的熔融旋涡熔炼炉和HIsmelt熔融炉相结合,喷吹纯氧,并联合应用反应炉中煤预热和部分高温分解技术,由于省去了铁矿球团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在传统基础上减少20%,配合CCS最高可减排80%。2010年,塔塔钢铁集团开始在荷兰IJmuiden建设一家利用HIsarna炼铁技术的实验性工厂,但真正投入商业生产可能还需要15年左右时间。

另一项仍处于初级试验阶段的电解炼铁技术是在液态氧化铁溶液中,通过电流作用使溶液分解成液态铁和氧气。CAN Europe表示,如果生产中的电能是通过绿色发电产生的,那么这项技术可真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此外,一家名为Wasabi Energy的澳大利亚公司正在利用新研发的Kalina回收技术,对炼钢过程中的高温废气进行回收并发电,通过节能手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塔斯马尼亚Pitt and Sherry集团的气候改变专家Dominique La Fontaine认为,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予钢铁企业更多的支持,以鼓励对尖端科技的研发。他说,从钢铁行业的角度出发,减排无疑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因为其中涉及到诸多问题,如技术攻关以及商业发展战略等。博思格副总裁Andrew Purvis表示,公司已经与OneSteel和CSIRO等公司或组织合作,以求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获得突破性成果。

(责任编辑: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