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市场分析
1、市场概述
截至10月29日,全国1.0mm冷轧市场均价为4715元/吨,比9月末上涨1元/吨。主导城市上海马钢1.0mm冷轧卷市场价格为4860元/吨,比9月末上涨120元/吨;北京首钢1.0mm冷轧卷4630元/吨,比9月末上涨60元/吨;天津唐钢1.0mm冷轧大卷4540元/吨,比9月末上涨50元/吨。
南北价差继续扩大。从10月份的价格表现来看,华南、华东地区的价格依然处于领先位置,乐从与上海的价差从月初的100元/吨逐步缩小到负值,而乐从与天津的价差更是达到190-240元/吨,从区域价格表现来看,北方地区10月份的需求水平尚可,但受到部门钢厂期货定价偏低和市场库存尚可影响,因此价格涨幅不如华东和华南地区。但从近期的调研看,11月份华东地区北材会有到货,不排除价格回落后南北价差缩小。
2、10月份环比供应小幅回落
截止10月底的钢厂生产数据,29家冷轧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为87.23%,月环比下降0.93%,钢厂周实际产量为79.75万吨,月环比减少0.93万吨。从月均产能利用率来看,10月份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8.86%,环比8月份周均产能利用率下降0.48%,同比去年周均产能利用率上涨4.49%。
3、钢厂调价汇总
二、下游需求整体良好
1、汽车方面
9月,国内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日益显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供需循环逐步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叠加各地促进消费的相关政策、活动以及双节效应,汽车市场恢复形势继续向好,当月产销保持增长。
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4万辆和256.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9.1%和17.4%,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2.8%。截至本月,汽车产销已连续6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五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95.7万辆和1711.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7%和6.9%,降幅较1-8月分别继续收窄2.9和2.8个百分点。
2、家电方面
空调:数据显示,2020年9月份空调线下市场零售量规模为154.9万套,同比下降14.6%,零售额规模为57.4亿元,同比下降20.1%,行业均价为3704元,同比下降6.4%。分地区看,在整体下降的情况下,青海、安徽、河北等3个地区的零售额规模同比增长15%以上。产品结构方面,线下变频产品份额进一步提升,其中变频挂机、变频柜机产品零售额占比分别为60.2%、35.4%,占比同比上升6.2 %、4.1%。
冰箱:十一大促早在9月初就已拉开帷幕,带动冰箱9月线下市场表现超出预期。分渠道来看,连锁渠道小幅度下滑,非连锁渠道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四六级市场需求普遍向下沉渠道转移,传统线下市场中一二线市场增长突出。数据显示,2020年9月线下冰箱市场零售额为51亿元,同比增长1.9%。零售量137万台,同比下降3.7%。细分市场中,十字产品份额突破30%,份额同比增长3.1%,法式及对开份额分别为25.8%和25.1%,强势带动高端市场份额增长。从价格结构看,6K以上各个价格段普遍性增长,10K+占比涨幅接近3%,线下冰箱市场的高端化趋势仍将持续。
冷柜:9月线下冷柜市场同比上升。数据显示,2020年9月冷柜线下市场零售量为31.9万台,同比上升19.2%,零售额为4.8亿元,同比上升7.9%。其中,小冷冻柜零售额同比上升39.8%;客厅柜中冰吧、酒柜零售额同比分别下滑19.1%、6.4%。9月线下冷柜均价同比下滑5.8%,冷柜主要品类中小冷柜均价同比下滑0.3%、大冷冻柜均价同比下滑4.9%,其他品类冷柜均价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洗衣机:数据显示,2020年9月线下洗衣机市场零售额35亿元,同比下降8.8%,零售量123万台,同比下降11.5%。根据监测数据显示,行业均价受洗烘一体机结构性增长拉动,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细分品类,洗烘一体机零售额份额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其余品类份额同比均呈下滑态势。线下渠道表现中,大连锁渠道零售额同比下滑7.6%,其他家电零售额同比下滑4.3%。
三、相关数据
1、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下滑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2至1.1个百分点之间;新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在0.1至3.5个百分点之间。
2、2020年9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加2.9%
2020年9月全球64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564亿吨,同比提高2.9%。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持续进行中,本月发布的许多产量数据为预估值,我们可能会在下个月的产量报告中对数据进行修订。
全球前9个月的粗钢产量为13.474亿吨,同比下降3.2%。其中,亚种地区粗钢产量为1.001亿吨,同比提高0.2亿吨;欧盟地区粗钢产量为9940万吨,同下降17.9%;独联体地区粗钢产量为7430万吨,同比下降2.5%;北美地区粗钢产量为7740万吨,同比下降18.2%。
2020年9月,中国粗钢产量为9260万吨,同比提高10.9%;印度粗钢产量为850吨,同比下降2.9%;日本粗钢产量为650万吨,同比下降19.3%;韩国粗钢产量为580万吨,同比提高2.1%。
2020年9月,德国粗钢产量为300万吨,同比下降9.7%;意大利粗钢产量为180万吨,同比下降18.7%;法国粗钢产量为100万吨,同比下降20.1%;西班牙粗钢产量为90万吨,同比下降20.7%。2020年9月,独联体地区粗钢产量的预估值为820万吨,同比下降0.3%;乌克兰粗钢产量为170万吨,同比下降5.4%。2020年9月,美国粗钢产量为570万吨,同比下降18.5%。2020年9月,土耳其粗钢产量为320万吨,同比提高18.0%。2020年9月,巴西粗钢产量为260万吨,同比提高7.5%。
四、11月市场预测:
目前来看,从整体钢市大环境来看,市场去库速度依然较快。只是库存数据亦需一分为二来看,除却需求尚在,钢厂前期受利益驱动检修不多,近期被动性检修造成市场投放资源有限,钢贸商本身亦不愿高价接货以及为冬储提前准备加快降库节奏等等多方面原因影响。
随着冬季的临近以及冷冬的预期,市场需求在加快释放过后,边际化减弱将是大概率。后期需要关注的是整体去库节奏是否发生变化,在产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是否具备持续性或是边际减弱,时间点如何。若钢厂产量依然不减,需求转弱,市场转向只是时间问题。
从近期宏观数据来看,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但前三季度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以及进出口均等多项数据纷纷转正。国家相关重要部门和领导的表态趋向乐观,刘鹤表示全年经济正增长将是大概率事件,易纲亦指出,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稳增长与防风险双平衡,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
可以看出在经济逐步恢复的大背景下,四季度货币政策将不再宽松,对此资本市场要做好心理准备。
此外,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市场仍有短线级别的上涨空间,11月初正值美国大选窗口期,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加大,而外盘受疫情升级,欧洲多国再度实施封锁影响遭遇重挫,美油一度失守37关口,要重点关注市场情绪的波动,后期市场可能会加剧震荡。
总体来看,11月份,国内冷轧市场或呈现先高后低格局,整体偏向震荡趋弱。
(关键字:冷轧 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