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冷轧板卷弱势不改

2020-3-5 10:45:22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张琪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国内市场分析

1、市场概述

2月份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节后下游终端需求并未如期释放,同时因为物流运输等问题,钢厂厂库创下新高,而社会库存的峰值也存在延后,截至到2月份最后一期的库存数据,仍处于上升的态势。从具体价格表现来看,今年传统的节后开门红直接转变为价格跳水,部分地区单日跌幅超过百元/吨,但也随着国家对十三五目标的坚定,市场的心态也逐渐理性,主流市场出现了止跌回暖的势头;但也由于需求释放程度并不乐观,因此市场短期主基调仍是偏弱为主。

2、2月份供应环比增加

截止2月27日的钢厂生产数据,29家冷轧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5.01%,月环比增加1.26%,周产量为75.93万吨,月环比增加1.27万吨。从月均产能利用率来看,2月份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4.59%,环比1月份周均产能利用率下降3.03%;从单样本数据来看,月环比数据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过年期间部分民企样本检修导致的,其余都是正常生产,尤其是国企,暂未出现因为突发事件而出现的检修减量事件。另根据调研,由于3月份不受过年检修的影响,3月份计划产量月环比是增加的,预计增幅为15%。

3、钢厂调价汇总

二、下游需求大幅下滑

1、汽车方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20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运行情况,根据数据显示,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但由于1月份春节的因素,有效工作日减少;另外突发公共事件从20号开始影响才开始凸显,因此认为1月份产销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春节。但整个2月份是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最关键的时间周期,按照乘联会的统计,2月第四周乘用车日均零售1.6万辆,同比下降63%。其中,2月第一周乘用车日均零售811辆,同比下降96%;2月第二周日均零售4100辆,同比下降89%;2月第三周日均零售5411辆,同比下降83%。

2、家电方面

空调:受肺炎疫情影响,线下空调市场规模大跌。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空调线下市场零售量规模为80.5万套,同比下降28.4%,零售额规模为30.1亿元,同比下降37.1%。均价环比增长8.1%,同比下降12.2%。分地区看,市场表现相对较好的主要在东北、西南、西北的个别省份,在整体市场同比下降的环境下,其中云南、黑龙江、新疆、等省份额零售量同比依然增长。产品结构方面,变频、一级能效产品和智能产品渗透率继续提升,同比分别增长14.1%、5.9%和9.9%。

冰箱:受春节及疫情影响,2020年1月线下市场草草收尾,规模同比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0年1月线下冰箱市场零售额为39亿元,同比下降28.0%。零售量97万台,同比下降31.5%。预计疫情对线下消费的影响仍将持续,而“囤货潮”也为疫情过后的“大容积冰箱”需求和“冰箱+冷柜”需求做了一定的铺垫。

冷柜:疫情冲淡冷柜销售旺季。受商场封闭、消费者出行减少等影响,线下渠道首当其冲。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1月冷柜线下市场零售量为68.4万台,同比下滑30.9%,零售额为9.3亿元,同比下降34.4%。冷柜主要品类均处于下滑态势,其中,冰吧下滑幅度最小,销额同比下降12.5%,其次为小冷冻柜,销额同比下滑21.8%。同时,此次疫情也加速了冷柜线下向线上转移的趋势。

洗衣机:1月洗衣机线下市场量额同比大幅下滑。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1月线下洗衣机市场零售量为107.3万台,同比下降37.2%,零售额为28.4亿元,同比下滑31.7%。行业均价受洗烘一体结构增长拉动,同比增长9.2%,细分各产品类型,定频波轮均价下滑明显,其余品类均价持稳。当下滚筒洗衣机在针对病毒防护方面更具有优势,待疫情结束后,市场教育程度加深,消费者对健康洗涤将更为关注。

三、相关数据

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落

2020年2月份,受疫情影响,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36.3%、35.5%和34.1%,比上月下降14.1、14.6和14.5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之下。
2020年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落,但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生产经营活动正有序恢复。

2、2020年1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1%

2020年1月全球64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544亿吨,同比提高2.1%。 2020年1月中国粗钢产量为8430万吨,同比提高7.2%。印度1月粗钢产量为930万吨,同比下降3.2%。日本1月粗钢产量为820万吨,同比下降1.3%。韩国1月粗钢产量为580万吨,同比下降8.0%。欧盟国家,2020年意大利1月粗钢产量为190万吨,同比下降4.9%;法国1月粗钢产量为130万吨,同比提高4.5%。美国2020年1月粗钢产量为770万吨,同比提高2.5%。 巴西2020年1月粗钢产量为270万吨,同比下降11.1%。土耳其2020年1月粗钢产量为300万吨,同比提高17.3%。乌克兰2020年1月粗钢产量为180万吨,同比下降0.4%。

四、3月市场预测:冷轧板卷弱势不改,建议逢高出货

从供应角度来看:扩大的冷热价差从侧面反应了钢厂冷系生产环节利润好于热轧的事实,因此即使在减产的道路上也会优先选择热轧;另外从目前现有的产能利用率来看,除了部分独立轧钢企业因为订单的问题小幅减量外,国企均处于正常生产,暂无减产的计划,因此按照生产与到货的周期,市场3-4月份的到货量不会出现减少。

从库存角度来看:不管是当前的社会库存还是因为物流因素积压的厂库,均已经创下历史新高的水平,由于钢卷堆积层数过高,甚至出现了底层卷变形、坍塌的现象,部分地区也因为安全隐患等问题明确提出钢卷堆放层数限制的要求。

从下游复工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地区复工率已经超过90%,但由于物流、人员等问题,实际产能利用率并不高,根据调研,大部分终端企业表示至少要到3月份中旬才能陆续恢复正常。

从资金角度来看,由于货物的积压,越来越多的贸易商表示资金压力逐步加大,托盘公司的钱也越来越少,即使有钱的也提高了资金利息;针对资金紧张的问题,对于马上到来的4月份订货,贸易商只能通过卖货回笼资金,因此市场难免会出现小幅度的暗降,从而带动市场缓慢的下降。

从市场心态来看,由于国家对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目标一直保持不变,因此商家的心态逐步逐步转好,对于后期市场因为政策带动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因此恶意砸价抢跑道的现象基本没有,降价只为了正常的去库存。

综合来看,从短期的供需面来看,市场还是处于承压的状态,现货价格回暖很难有支撑,因此建议商家在资金盘面尚可的情况下逢高出货。

(关键字:冷轧 月报)

(责任编辑:0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