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回归,钢厂要负责吗?

2019-1-24 13:40:42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李凤娇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8年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PM2.5浓度同比上升了33%,北京市的PM2.5浓度更是同比上升了60%。雾霾年年有,今年还回归。是什么原因导致雾霾又回来了?虽气象原因占主导,但有没有其他因素呢?是否也存在排放反弹,“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对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没有执行到位方面问题呢?今年冬天,环保问题企业依然存在,但产量却在不断创新高,相比较去年甚至增长了7倍多?

2018年整个12月份,某钢厂一钢轧厂带钢车间产量高达20万吨,也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而当时正是钢材价格历史高位。从去年秋季的4500元/吨经历了11月的一次回调后,下跌到3600元/吨左右,但利润仍然可观。借此势头此钢厂开足马力生产,与此同时河北省开展“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从18年10月份截至目前已进行了4轮,此钢厂有3轮都被查出了“污染防治设施缺失”、“烟气部分直排” “物料扬尘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尽管如此此钢厂的产量较去年依然增长了715.84%。

就整个行业来说,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今年冬天河北省很多钢铁企业的产量都出现了大幅增长。以18年11月为例,德龙钢铁钢材产量同比增长了59.86%;河钢集团邯钢公司增长了68.91%;冀南钢铁集团增长了82.93%,特别是河北烘熔钢铁在18年10月的河北省第一轮秋冬季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中被查出“部分烟粉尘直排”和“在线监测设施不正常运行”,但当月他们的钢材产量仍然同比大涨了201.07%。据了解截止到11月,全省钢材产量进一步增长到2313.3万吨,同比增长19.4%。

而对于河北省来说,在面临过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等重点城市的钢铁产能要限产50% 的“一刀切”大力度停限产方式后,今年的2018-2019年的方案则删除了“限产50%”的条文,代之以“各城市结合本地情况制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产量自然增长较多。

值得深思的是入冬以来的河北省多起化工厂、化肥厂等安全事故问题,特别是张家口“11·28”重大爆燃事故。多方原因加之气象条件都为雾霾回归创造了条件,“2+26”城市PM2.5浓度同比上升33%,北京更是上升60%。持续开展打赢蓝天保卫战计划依然势在必行。

(关键字:雾霾 钢厂)

(责任编辑:0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