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需求带动创新

2018-6-19 11:30:35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杨进先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66,室外气温高达33摄氏度。在火热的生产一线,比气温更高的是河钢宣钢圆钢事业部全体干部职工的热情。以客户结构调整推动产品提档升级,河钢宣钢圆钢事业部驶出了高端产品结构调整的新时速,也创造出好成绩。5月份,该部圆钢产量达到5.49万吨,合金结构比例达到52.8%,同比提高3.69%;轴承钢GCr15订单量达到1.03万吨,同比增长2.8倍。好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中国冶金报》记者深入产线,了解成绩背后的故事。

  需求引擎激发创新突破

  创新是企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所在,满足客户需求就是创新的源泉,更是不竭动力。

  基于这种共识,该事业部深度对接市场,产品使用方向成为产线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用户需求痛点也成为全员锁定的焦点。该事业部从研究客户对产品内部性能、表观质量的特殊需求入手,再把需求转化成工艺方案。

  江浙区域的轴承钢使用量占全国轴承钢市场份额的近70%,是轴承专业化生产基地,号称“轴承王国”。“两年前,我们开始进行轴承钢生产时,就锁定了江浙市场进行攻关。拥有这个市场区域,就等于拥有了轴承钢的现在和未来。”该部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永军明确了河钢宣钢圆钢产品主攻方向。

  性能高均质、成分高稳定、表面高标准,为用户创造价值,该事业部每一个作业区、每一个岗位、每一名职工心中,转炉成分控制、精炼炉钢液净化、连铸机稳定拉钢、轧线料型控制,全面按照“私人口味”进行产品“定制化”升级。

  该事业部精炼作业区生产工艺对轴承钢质量影响很大,技术负责人李学科从LFRH两座精炼炉入手,创新生产工艺,一方面保证LF炉一次脱氧迅速形成“白渣”,使其具有较长的成渣时间,在中期脱氧过程中,保证渣层持续“发泡”,减少夹杂物生成,提高钢水纯净度;另一方面,保证RH炉在整个生产周期渣面不结壳,随时根据渣面情况添加覆盖剂,保证渣面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流动性,保证钢液中夹杂物充分上浮,提高脱氢、脱氧效果,钢水窄成分命中率、过热度合格率均达到100%

  补齐短板助力质量飞跃

  该事业部连铸作业区作业长李安告诉记者:“轴承钢结晶器保护渣的创新就是个成功的案例。随着轴承钢订单量的不断增加,该事业部对整个生产工艺、工艺设施提出了全新要求,生产中原本光洁的铸坯出现‘渣沟’。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会对轴承钢表面质量带来影响。”

  在连续铸钢过程中,置于结晶器内的钢液面上的结晶器保护渣用于保温、防氧化和吸收非金属夹杂、润滑等。根据拉速和钢种的不同,结晶器保护渣采用不同成分和熔点物料。

  渣沟是如何造成的?“保护渣有熔点,不同成分的保护渣熔点不同,当熔点过高时,就会造成渣沟。”李安表示。结晶器的保护渣由多种成分组成,如何能够控制合适的温度,满足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成了作业区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一场轴承钢生产确认会在作业区会议室召开,技术团队相关人员以及各作业区主要负责人在轴承钢这个“总棋盘”上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融化速度取决于碳质材料的种类及其含量,确定含量是关键。”“渣层厚度也是重要指标。”

  “智囊团”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可能造成“渣沟”的诱因,确定出各种不同的优化方案进行实验,在完成第五次保护渣在线试验后,连铸坯上的渣沟消失了。试验成功后,李安迅速组织全员确定保护渣的成分和工艺,并创新“两大降低举措”减少保护渣碳质材料的含量,降低保护渣的熔点,降低保护渣渣层厚度,即由12毫米减至10毫米,提高热传导能力。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胜”。据悉,1~5月份,该事业部创出产品质量合格率、订单兑现率及客户满意率稳定在100%的佳绩。

(关键字:市场 需求)

(责任编辑: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