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基因!SF motors加入智能汽车“战团”

2018-4-2 9:29:48来源:中国汽车报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当造车新势力一股脑集体冲向智能化和电动化之路时,有没有一种模式,能让自身迅速地脱颖而出?来自美国硅谷的SF Motors(以下简称“SF公司”),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种模式是存在的。基于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完全独立研发的核心技术能力为依托,此前一直很低调的SF公司以“技术引领者”的姿态走上前台。

  美国西部时间3月28日晚,SF公司在其位于硅谷的总部召开全球发布会,电驱动技术领衔的多项领先科技与智能电动SUV首次公开亮相,其中首款车型SF5将于2018年内在美国市场开启预订。同时,SF公司率先提出开放共享商业模式,以加速EV行业快速迭代发展。
  SF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正萍说:“技术是SF公司的核心,这也是我们选择将总部设在硅谷这个全球创新中心的重要原因。在过去两年,我们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今后将通过技术共享和产业链开放合作,与更多伙伴一起推动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
  ♦SF是谁
  作为硅谷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SF公司此前几乎默默无闻,它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技术研发上。
  据了解,SF公司2016年诞生于美国,是以美国为起点,具有硅谷DNA的智能汽车全球品牌企业。身处智能电动汽车这一全新的领域,有着全球化的视野和研发、设计、制造、销售能力。目前,SF公司的主要创始投资者是小康股份,小康股份可以为SF公司提供稳健的资金来源保障,以及多年在汽车市场深耕所积累的垂直化、规模化、平台化造车经验与资源支持。
  而根据SF公司的未来规划,其产品将于中美两国同时投放,其在中国国内的新能源生产资质来源于金康,由此也成为惟一一家在中美两国都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汽车企业。金康是国内第八个拥有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企业。在中国,SF公司未来将使用小康股份全新投资建造的智能整车工厂和电驱动工厂,进行生产SF公司智能电动车型,满足中国市场消费者需求。
  ♦技术引领下的全新创造
  身处硅谷智能高地,SF公司借助硅谷创新精神快速迭代,不仅在电驱动和智能两大技术重点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更有着领先的技术集成能力及生产能力,实现了技术引领下的全新创造。

  据SF公司首席技术官唐一帆介绍,SF公司已掌握一系列专利电机和变速齿轮产品线,覆盖功率范围从100kW到400kW,在功率密度、扭矩密度和最高时速方面处于行业领先。业内首创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平台,可通过灵活的电机平台,使用1~4个电机,无需机械差速器即可实现四轮驱动,能提供超过735kW的高效动力,最短3秒内实现0~60英里加速。同时,SF公司根据用户需求,研发了有效解决“里程焦虑”的车载式增程器平台,为“充电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电池方面,SF公司开发了高能量密度电池,其专利电池系统在兼具领先安全特性的同时续航里程轻松突破500公里。在下一代电池产品研发方面SF公司也有前瞻性布局,包括可提升快充能力并具备更高能量更安全的固态电池、可允许激光焊接将电池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快速制造的电池模块、可在办公室及家庭等环境二次循环利用的储能系统(电池回收)等。
  控制器软硬件研发方面,SF公司独立开发的电机控制器采用先进的独特算法,能进行瞬时扭矩控制,并可以更好地管控性能优化。车辆控制器提供四轮驱动的扭矩输出,可带来高效动力并提升行驶安全。安全网关还可以提供稳定的数据保护和空中软件(OTA)更新。
  智能驾驶方面,SF公司将安全作为研发首要目标,并致力于“保护性自主驾驶”技术研发,所采用的高精度激光雷达可轻松实现全天候、全路况精准灵敏监测,该技术预计2020年可实现量产。
  ♦用户至上的产品理念
  在此次全球发布会上,SF公司旗下2款全新智能电动SUV车型首次亮相,新车命名为SF5、SF7。作为SF公司推向市场的首款车型,SF5将于2018年底在美国市场开启预订,并将于2019年在美国上市,该车也将同期进入中国。

SF公司首席工程师托马斯·弗里茨表示,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智能电动汽车的设计需要“激动人心的驾驶体验”、“保持敏锐的车辆感知”和“惊艳的视觉设计”,三者缺一不可。
  据了解,在SF5、SF7两款产品上,除了智能化的人机交互、智能空气悬架之外,顺滑的车身轮廓风格、Sigma造型的日间行车灯、融入空气设计的滑动充电端口等等,均实现了独特设计语言与电动车性能的有效融合。整车研发和制造方面完全满足美国、中国、欧洲标准,带来了激动人心的驾驶体验。
  智能电动SUV新品联袂亮相的背后,是SF公司全球化研发布局的坚实支撑。目前,SF公司设立了全球化的人才及技术储备计划,并吸引了曾长期服务特斯拉、宝马等知名汽车品牌,以及苹果、谷歌、Facebook等著名科技公司的全球精英加盟。此外,SF公司以硅谷为总部设立电驱动、智能驾驶研发中心,并在美国、德国、中国和日本针对设计、技术及工程等各领域建立了独立的研发中心。
  ♦工业4.0标准实现全球智造
  在电动车领域,运用先进的科技装一辆电动车并非难事,但拥有规模和智能化生产能力者寥寥。而SF公司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上,都具备独立的制造能力和生产资质,并与博世、西门子等开展了深入合作。
  目前,SF公司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与中国重庆都拥有生产工厂,均采用工业4.0标准和统一的制造流程,可实现年产20万辆的智能化生产能力。其中中国重庆工厂是全新建设的智能整车和电驱动工厂;而美国印第安纳工厂为原AM General民用工厂,民用悍马H2车型和奔驰R系列车型曾在此生产。据介绍,目前,SF公司正在对该工厂进行满足高端电动汽车生产的设备及工艺的升级,并对所有雇员提供大量培训,使其成为美国最具创新性的绿色电动汽车工厂之一。
  “我们工程和研发部门布局在美国、德国、中国和日本,汽车生产制造基地设置在美国印第安纳和中国重庆,所有这些都是紧密相连的,这是我们全球化商业模式的一部分。” SF公司首席制造官吉姆•费恩说。
  ♦开放共享模式加速电动汽车发展
  在当前的全球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竞争的完善程度远不如传统燃油车,参与者数量寥寥,在技术上也存在碎片化现象。这证明,由于技术要求更高,高端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更多参与者共同推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SF公司选择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力争与全球的合作伙伴实现跨越国别的产业链整合。“以‘技术开放,制造共享’为通路的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打造,将成为SF公司推动电动汽车行业整体发展的独特路径。”张正萍说。他承诺,将通过对SF公司的智能电动技术共享,建立开放的产业链合作机制,发挥中美两国的市场优势,与所有致力于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企业携手,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应用,推动电动汽车领域的产业链资源整合及整体快速发展。
  目前,SF公司已和博世、英飞凌、三星SDI、LGC等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及业务关系,与杜尔、西门子、AFT等装备制造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与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AT等科研机构及技术型公司开展合作。
  以先进技术为引擎,以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为载体,以领先商业模式为依托,SF公司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这个全新的硅谷造车新势力,如今高调加入“战团”,或将成为推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字:SF motors 智能汽车)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