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汽车未来!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召开

2017-10-25 9:26:25来源:中国汽车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10月24日-26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2017SAECCE)在上海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2017SAECCE同第19 届亚太汽车工程年会(APAC 19)联合举办,亚太汽车工程年会是继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FISITA2012)国际年会之后,又一汽车技术领域的国际盛会在华举办。本次年会吸引了超过3000名参会代表,同期的技术展览面积达10000平米,同时将为中外工程师交流和展示最新科研成果、跟踪和探讨创新技术提供绝佳的沟通平台。

今年APAC19&2017SAECCE的主题为“未来汽车与交通变革”,内容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汽车、材料与轻量化、动力总成、汽车安全等热点话题。期间将有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12个国家的嘉宾、超过13 家整车企业的CTO参会;来自汽车、交通、通信、IT、电子等跨领域的多位技术专家将发表演讲;同期还将举行“汽车强国与低碳发展(高层)论坛”、第三届“中国汽车技术战略国际咨询委员会”以及5场中外合办论坛等。
  第三届饶斌奖揭晓
  在年会上,中国汽车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左延安被授予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为左延安颁奖。

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是备受瞩目的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家奖,旨在奖励中国汽车工业创建以来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才。本届饶斌奖被授予左延安,可谓实至名归。熟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江淮汽车发展历史的都不会忘记这位有着“江淮教父”之称的传奇人物。自1990年开始掌舵江淮汽车,左延安带领江淮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到拥有上百亿资产的上市公司,直至2012年从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任上退休。
  左延安在获奖发言中表示:“ 非常激动,把中国汽车工业最高荣誉颁发给我,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大家的厚爱,感谢并肩作战、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崛起而奋斗不息的几代汽车人。自主自强的奋斗精神是中国汽车工业最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们几代汽车人砥砺前行 。受此殊荣 ,十分欣喜却又自感惭愧。面对汽车产业发展浪潮,中国车企积极整合全球资源、研发新技术、 探索新模式, 自主创新取得瞩目成就。我们要发扬以饶斌为代表的第一代汽车人的奋斗精神,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使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
  车企看清发展趋势
  抓住未来,就是抓住机遇。想要抓住未来,必然也将迎接挑战。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汽车企业代表在本次年会上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程中心总负责人綦平表示,零事故和零排放是采埃孚零愿景的核心主题。面对乘用车交通事故频发,自动驾驶可从技术上加以解决。德国2015年发生交通事故3196起,初步预测其中50%的人为事故可通过无人驾驶技术来避免,而同年在中国发生58022起,初步预测,其中的26463起事故也可由无人驾驶技术加以避免,将给社会减少高昂的经济损失。
  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陈黎明认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也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陈黎明预测,未来中国将有800万-9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容量,这也是当前大量热钱流入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至关重要的原因。
  长安汽车副总裁刘波表示,汽车市场竞争也愈加残酷。面对旺盛需求且竞争不充分的汽车市场,供给结构有待提高。尽管当前整体市场产能过剩,但高端产品始终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抢占市场先机,调整产品策略,重点打造明星车型。在每一个细分市场或者每一个车型平台上全力打造一款产品,使之成为明星爆款产品,以此带动旗下其他细分市场产品和同平台产品销售,将会是一条明智之路。
  未来汽车角色要变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发展时期,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产业如何发展?汽车角色又将如何变化?在高层访谈环节,与会专家展开热烈讨论。
  一汽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认为,未来,我国移动出行首先要解决碳排放问题。根据巴黎协定,我国如何解决车辆总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二氧化碳峰值限定的矛盾,是要停止使用燃油发动机,还是选择纯电动路线,亦或是发展氢能源,这些都是我国汽车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东风汽车技术中心主任谈民强表示,如果谈更远的未来,那么汽车很有可能成为“变形金刚”。汽车将不再仅适用于陆路,水路甚至航空领域,未来都可能出现汽车的身影。
  在广汽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王秋景看来,满足未来移动出行需求,高效、安全、绿色将是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其中高效最为紧迫,排在首位。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保障驾乘安全涉及到每一位消费者,而绿色则更多的为国家层面问题。到2030年,每一个大城市都应该解决高效问题。
  FIZITA前任主席 Paul Mascarena认为,如果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出行方式,很难去定义要造什么汽车,作为未来移动出行的方式之一,汽车应能满足未来的生活方式。此外,共享汽车将是未来汽车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在解决能源利用率、资源紧缺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个性化也应被重视,未来消费者将有更多样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字:住汽车 工程学会)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