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钢公司第一钢轧厂合理化建议创效470万元

2016-11-23 9:02:35来源:首钢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年以来,通钢公司第一钢轧厂职工立足岗位,积极投身小建议、小革新、小改造等活动中,1至10月份,共征集合理化建议604项,创效470万元。
  小改造降成本。该厂炉前上料区域原用的铁二机头上托辊为内置轴承座,这种设计首先造成轴承无法补油,影响轴承寿命。其次导致轴承安装处管壁厚只有3毫米,轴承损坏后容易产生炸壁现象。同时,轴承透盖极容易脱落,导致轴承进入异物损坏或窜动。这两种现象均影响皮带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导致皮带断裂影响生产。职工提出重新设计轴承座形式,改内置轴承座为外置轴承座,以解决托辊炸壁问题,轴承两侧除透盖闷盖外加设轴用弹簧挡圈及调整垫。改造后预计使用寿命为3年,每套成本3000元,每年可节省备件费用6.7万元,改造皮带使用寿命可提高半年,每年节省材料费用约6.6万元。
  小革新提效率。该厂白灰上料地下料仓水泵主要是用于抽地下水和暖气水,由于岗位环境特殊,水泵工作时,经常抽出白灰浆,泵经常烧坏,职工在换水泵时非常不方便,75千瓦的水泵重约350斤,每次换泵时都需要3至5人,约4个小时才能完成。职工提出加装猫头吊,不仅工作时减少白灰浆抽入,增加水泵的工作寿命,而且减少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现在每次换泵仅需2人,约1.5小时就可完成。
  小发明保安全。3号方坯连铸机原设计输出辊道走台存在缺陷,安全网格板与输出辊子在一个平面上。工艺操作人员在吊运坯头、坯尾时,由于坯子在吊起时产生摆动撞击,导致走台网格板损坏,操作工在工作时存在安全隐患。职工提出将输出辊道网格板换成铁板,再将走台横梁整体提高150毫米后再固定。这样操作工在操作吊坯时,不会因坯子摆动撞击到走台板而存在安全隐患。实施后取得良好效果,既保障了操作安全,自营改造又节约费用30万元。

(关键字:通钢 钢轧)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