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装备:妙手回春“再制造” 77台盾构涅槃重生

2016-9-2 8:24:16来源:河南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8月31日,笔者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中铁装备负责再制造的“中铁R73号”在越南DongNai省BienHoa市成功下线,这是中铁装备对国外TBM进行全面再制造的又一创新案例。

据悉,此次再制造的TBM是原维尔特公司生产的一台敞开式TBM,原用于意大利Todini项目。再制造完成后将用于位于越南中部的DaNhimHydropowerPlantExpansion工程。

中铁装备技术人员介绍说,这是中铁装备首次对刀盘3.9米的小直径TBM进行再制造,技术人员对TBM刀盘、护盾、驱动、电气系统、流体系统等进行了系统地检测、诊断及修复,同时根据此台TBM的工地施工要求,在铠式系统上新增了锚杆系统、喷浆系统及超前钻机系统,大大提升了设备在洞内应对复杂地层的能力;同时对流体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及优化,确保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近年来,中铁装备锁定盾构机再制造业务市场,快速着手借力公司各地的营销中心、技服中心及海外公司等自有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建立盾构机回收和销售渠道。于竞争中主动出击,多次承揽NFM、LOVAT、海瑞克等国际主流品牌厂商盾构\TBM整机、刀盘等部件以及主驱动等系统的再制造业务,积累了丰富的盾构机部件、相关系统及整机再制造经验,逐步完成了再制造盾构机的技术积累和突破,公司自2012年开展盾构机再制造业务以来,4年时间已完成再制造盾构机77台,其中大部分为国外盾构机的再制造。

在再制造过程中,中铁装备时刻紧握“技术创新”这一主线,先后改进了循环冲洗技术、无损检测技术、轴承修复技术和表面修复技术等四项关键技术;同时,为保障再制造设备质量,中铁装备制定了“方案—交底—环控—检验—总结—提示”六步骤的保障体系,将盾构机再制造制造前、制造时以及验收时的全过程纳入有效的监管控制。

其中,应用于甘肃引洮供水项目的再制造国外单护盾TBM,再制造前由于由于水土不服,在施工现场发生涌水涌沙事故,中铁装备根据地质条件和掘进需求对其“望闻问切”,进行了包括刀盘、盾体、主驱动等系统的改造,成功解决了仰滚侧翻的问题,并创造了月掘进里程1868米的世界纪录。

在不断加强再制造技术创新的同时,中铁装备积极扩展再制造生产基地,2016年在天津成立了中铁装备盾构再制造有限公司,实行再制造专业化、规模化运作,逐步扩展再制造产品的发展范围,丰富再制造产品的门类,力求形成包括软土、复合、硬岩盾构机及矩形盾构机、泥水管沟小盾构机等产品的全系列再制造业务。

通过再制造,不仅使市场闲置的盾构机得以充分利用,让77台(大部分为国外盾构机)即将寿终正寝的盾构机实现涅槃重生,节约了能源和资源,同时强化了自身创新能力、刷新了国外已有技术、提升了国际盾构机水平线,为我国盾构机再制造行业树立了航标,引领着国家装备再制造行业发展的新潮流。

中铁装备集团董事长李建斌介绍说,未来30年,国内市场的再制造需求潜力巨大。目前,盾构机的市场保有量接近900台。这些盾构机中,大部分为2010年之前购买的国外盾构机,约350台左右已达到大修的阶段;同时,城市对隧道直径加大的需求,也要求对原有盾构机进行针对性设计和再制造,“巨大的市场需求,正是中铁装备再制造技术自我深化的良好契机。”

背景

再制造是指在原有制造产业的基础上,将废旧产品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和改造,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以实现废旧装备性能提升为目标,进行修复、改造废旧装备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进行再制造要考虑其经济价值。盾构机作为一种大型投资设备,价值不菲,再制造是为其保价增值的重要途径。据了解,一台盾构机的使用寿命为5年左右,使用到达规定年限后,其内在构件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和老化;同时,在盾构机使用磨损期间有很多新技术的诞生,所以简单的维修并不符合实际的需求,对其进行再制造方是一举多得。

 

(关键字:中铁装备 盾构)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