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钢市综述:多省市洪灾直接影响钢市供需

2016-7-8 9:12:42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余亚萍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本周结束,七月份将进入中旬,本周钢市可谓跌宕起伏,涨跌不断,在成交并未有明显放量的情况下,钢市价格的无序波动对钢市的正面影响并不大。随着期钢市场的回马枪,至周末又迎来一波涨势,钢坯、热卷、中厚板和冷板等主要产品报价再次形成新的高度。钢坯在前一天下跌10元的基础上突然反转拉涨60元,向2100元冲击。上海市场热卷4.5以上主流报价涨至2630元左右,乐从市场连续涨,涨至2680元左右,天津市场涨到2580元左右,中厚板反转较快,从下跌反转至上涨,幅度普遍较小,上海、乐从和天津等地均以小幅波动为主。冷板虽然在周初相对平稳,但在其它产品反复波动下,本周后期也有明显的上涨,上海市场商家普遍上提冷板价格,主流报价从往日的3000元一下子提高至3090元左右。其它地区也相应提升。线螺市场有升有降,上海和北京等地有小幅回落。

本周钢价跌宕起伏,基本上是跟着期钢市场的波动而变化。然而影响期货进而影响现货市场的因素应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周一起始的突然暴涨,最为直接的因素应是资金回流期市明显,金融属性不断强化,短期涨幅超出预期,与当前经济的基本面并不相吻。业内分析认为,无论是内生驱动力不同还是受制于高估值,板块行情与基本面关系不大,这是近两年多以来钢铁板块投资的主要特征,不仅是在年初商品暴涨之时,当前仍然如此。不过基本面暂无系统性风险。分析也指出,不管这轮涨势与基本面的关联如何,资金的追捧倒是实实在在。

二、现货市场的库存连续下降,这是钢市从六月份就延续下来的一个明显特点。库存偏低是六月份钢市的一大特点,相关资料显示,截至6月下旬,钢材社会库存持续5周下降至896.6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88.92万吨,下降幅度达到30.3%,这是近几年历史同期最低的水平,说明供需的压力不大。两大主流产品螺纹钢和热轧的库存同比分别下降38.5%和32%。唐山钢坯库存也只有17.8万吨,是近几年的历史次低点。从商家手中资源看大部分商家存量也很少,进入七月份以来,入市量仍然在减少,其中最大的因素便是南方多地区洪灾的影响,武钢,南钢等大钢生产受到影响,产成品及原材料进出厂受到直接的威胁。

三、周三前后出现的短暂跌势一方面受期钢回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钢价提升后下游采购观望因素增加,市场上高价位难以出手,进入本周虽然一开始便迎来涨价,但商家似乎对后期并不乐观,尽管价格提涨,市场上存量也不多,但商家出货的意图并未减弱,只要有出货机会降价也出。这也是导致钢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本周处于七月上旬,一些经济数据前行出台,多数机构预计二季度GDP将增长6.7%,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在连续两个月持平在50.1以后,7月1日公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出现小幅回落,降至50的荣枯分水岭。6月份PMI指数继续小幅回落,表明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一些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而民间投资增长明显减速——前5个月民间投资仅增长3.9%,增速分别比上年和今年一季度下降8.2和1.8个百分点。出口方面,出口累计下降7.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3个百分点。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虽然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但较一季度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在6%左右。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反映在钢市方面即下游需求不振,市场成交趋弱,这也正是一旦期钢的支撑力度减弱,现货市场立即就呈现下跌行情。

五、对于本周后期又突现的涨势,可能原因也很多,但最为明显或最为重要的因素即是本周湖北,安徵,江苏,江西等多地区连降暴雨,洪灾严重影响整体社会的方方面面,各地以救灾为主,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北等省份的17家沿江钢铁企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日均产量大约减少近四分之一。相比于钢厂供给受限,洪灾对终端产业,如房地产和基建的抑制作用或更明显。相关资料显示主要受灾地区四川、江苏、湖北、湖南、河南、贵州、云南、重庆、安徽和江西等地区合计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0.86%和40.55%,这将直接影响钢市供需。

(关键字:钢市 期钢 钢坯)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