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精密转型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

2016-6-6 8:40:50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年是胜利精密成功转型的元年”,胜利精密董事长高玉根在近期的一次大型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表示。他介绍,公司目前拥有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已由专业精密结构模组制造商向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转变,并进军新能源材料产业。

内生外延并进

2015年,胜利精密通过并购重组,搭建新的业务平台,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布局,实现了智能制造战略,以及对消费电子上下游的延伸。

胜利精密实现了“二次创业”。在2012年之前,公司比较注重内生式发展,埋头深耕传统TV、PC模组业务,近年来,通过收购智诚光学、富强科技、德乐科技、捷力新能源材料,完善产业链布局,并延伸出智能制造和锂电池隔膜两块新业务。

公司采取内生和外延发展齐头并进的战略,促进了业绩快速上升。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8.6亿元和2.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和89.4%。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长,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11亿元、1.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8.35%、324.68%。

加码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发展前景光明。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智能制造市场为5000亿元,按照每年复合增速20%~30%推算,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硬件设备将达到万亿规模。在胜利精密已收购的几个标的中,富强科技就是由于其智能制造的概念而备受关注。

富强科技主要产品有自动组装机、高精度量测集成系统等,今年还将继续开发弹力测试、色差和光泽检测等项目。收购富强科技,不仅使胜利精密自身实现生产线自动化的升级改造,还将公司业务拓展到智能制造这个新领域。

高玉根坦言,公司收购富强科技主要是看中其自动化设备对制造型企业的提升,通过改造升级传统的生产线,来打造智慧工厂平台。同时,开发MES等智能管理系统,来做到生产线层面的智能管理。

对于智能制造的细化布局,富强科技总经理吴加富介绍,“目前战略集中在高端精密设备、核心零部件、MES系统三块,这三块整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智慧工厂。”

此外,富强科技还收购了擅长3D机器视觉的凡目视觉,提升智能硬件技术水平。2016年4月,富强科技又与德国MES系统供应商Transfact签署了合作协议。Transfact副总裁马丁透露,Transfact将与富强科技在苏州建立合资企业,在硬件数据采集、软硬件智能对接及集中式解决方案,与工业4.0相关项目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进军新材料领域

除了加码智能制造外,胜利精密还通过收购苏州捷力,进军了锂电池新材料领域。苏州捷力总经理彭立群介绍,由于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地发展,隔膜行业也出现了一个好的市场机会。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锂电池需求的复合增长率将保持50%,2018年储能会有爆发性增长,这意味着到2020年整个市场需求在百亿平方米以上。

中科院储能研究所所长崔光磊认为,湿法锂电池非常有潜力。他介绍,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政策之后,去年电池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估计2017、2018年储能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了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从目前的150W/kg提升到2020年的300W/kg,这依靠材料体系的创新,隔膜体系的创新。

苏州捷力是国内湿法隔膜领域领先的生产制造商,其行业进入门槛较高,由于在几年前就做了技术和产能的预先准备,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优势。

彭立群表示,苏州捷力的目标是争取成为全球最大的湿法隔膜的生产企业。据悉,在锂电池隔膜的产能安排上,公司今年在苏州预计有6条线全面投产,产能接近2亿平方米;明年在苏州投产增加2至4条线,计划把苏州工厂的目标产能做到5亿平方米。

(关键字:胜利精密 智能制造)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