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热轧总厂站在用户视角想问题 把用户需求作为质量追求

2016-5-10 8:32:05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来用户反馈,卡特钢供货及时,质量更稳定了”,客户代表发在热轧产销研微信群里的信息,让武钢热轧总厂生产技术部技术质量管理组组长桂洲兴奋不已。“我们把用户要求转化为各关键岗位质量控制要素,生产中的各项指标都按用户要求设定,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他告诉记者,目前,热轧总厂制定和下发了卡特彼勒钢、管线钢、磁轭钢、高表面钢4个专用钢品种标准作业指导书。
  站在用户视角想问题,并把这个上升到总厂决策层面,致力于提升质量水平,增强武钢热轧材的市场竞争力,在热轧总厂已形成广泛共识,并列为今年该厂的工作重心之一。
  该厂从质量评价体系入手寻求破题,站在用户角度重新定义过程和实物质量,并以用户的最高标准为内控目标,对30多项关键质量过程指标进行可视化管理。“你看,过去一项指标对应一个数据,像这块钢成品长800多米,如果头部40米不达标,它的合格率仍然有95%以上,但用户使用起来损耗就大。现在一项指标对应头、中、尾三个数据,更能反映它真实的实物质量,对于用户来说更实用。”在一分厂精轧操作室,当班作业长何龙义指着操作台前的一个监控画面说。
  “合标不合用”,让许多处理过质量异议的热轧职工感同身受。“必须改变这一状况,否则我们会丢失赖以生存的客户!而抓好过程质量控制,就是一剂良方。”桂洲告诉记者,这项工作2月份已在4个分厂推行,各分厂都成立了工作小组,形成了过程质量指标报表,建立了该指标的可视化界面,将重点过程质量指标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让操作人员实时、量化地认识产品的过程质量。同时对过程质量指标涉及的各区域、岗位进行反复宣贯和检查,并将之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
  建立质量持证上岗制度是热轧总厂推出的又一新举措。该厂精整产线是热轧成品质量的最后关口,近两年陆续外包,管理面临新课题。为杜绝不合格品发往用户,3月份,该厂选取三分厂精整区域开票、喷字两个岗位作试点,经过培训、考试和抽查,目前有17名外包单位员工取得了质量上岗合格证,没有取证员工将调离关键质量岗位。据悉,该厂下一步将在其它外包产线和岗位推开这一举措。
  优化绩效分配办法,实现薪酬向贡献最大的员工倾斜。在热轧总厂办公网上,记者看到,3月份专业管理考核公示中,该厂依据新修订的内控指标专项奖励办法和降低不良质量成本专项考核办法,拟对102名一线技术和操作人员奖励4万余元。2月份以来,该厂72项内控达标指标完成率达到94.44%。

(关键字:武钢 热轧)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