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寒冬”里 华菱集团供给侧改革走出清晰路线

2016-1-20 8:16:58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余亚萍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5年前11个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531亿元,钢铁行业寒意阵阵,亏损已是回避不了的事实。不过,最近股民们却发现钢铁股都集体上涨了,强势钢铁股还获得资金抢筹。而华菱钢铁更是成为了机构投资者眼中钢铁行业上涨的龙头股。

那么,钢铁股的春天还远吗?

供给侧改革利好重点钢企,资本市场往往是闻风而动。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中,去产能被排在首位,这个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据业内人士透露,钢铁行业2013-2015年累积实质性去产能6500万吨左右,其中,2015年3800万吨,政策化去产能开始加速。今年1月4日,在太原召开的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更是明确了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路径。

钢铁股的上涨其实质是资本市场看好钢铁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主线,供给侧改革对于装备一流、技术先进,又属于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像华菱这样的重点钢铁企业来说无疑是实质性的利好。

1月7日,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向群来到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调研,了解到汽车板公司竣工投产一年多时间以来,已成功开发Usibor?1500P、DP600、DP780等高端的汽车板产品,并已通过长安福特、一汽大众、雷诺尼桑、德国本特勒、日本爱信精机等主机厂及一级零件配套商对工厂产线的认证审核,已具备向客户供应高端汽车板产品的能力。他欣慰地对华菱集团董事长曹慧泉说:“这不就是我们需要的供给侧改革嘛。”

的确,尽管身处“寒冬”,华菱钢铁却通过几年来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改革,在这一轮“供给侧”改革中迎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曹慧泉介绍,华菱集团作为湖南的重点钢铁企业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有市场、有订单、有技术。按照湖南接近3万亿的GDP值,华菱1000多万吨钢的产量也只能满足湖南本土各行业的部分需求,湖南还是一个钢材净流入的省,这对于华菱的钢铁主业来说都是很好的条件。而作为华菱集团来说,目前积极推进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重点完善“1+5”产业布局,通过产业组合实现错周期发展的相关多元化布局,也是具有平台优势的。

去年7月下旬,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来华菱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座谈时表示,省委省政府将继续支持华菱集团改革发展,并鼓励华菱坚定信心、加快发展,早日实现“跻身世界500强”和“整体上市”的目标。

记者在华菱集团了解,华菱集团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走出了非常清晰的路线。

大众创新加快结构调整

秉承“决战在市场、决胜在现场”的理念,华菱以项目制为抓手,在全集团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技术改造、质量改进、挖潜增效和提高客户服务能力。2015年,华菱子公司湘钢、涟钢、衡钢瞄准海工钢、压力容器用钢、特厚临氢、冷轧深冲、核电用管、海工用管等各类高附加值重点品种钢,确立了20个销研产一体化项目,全年预计完成品种钢开发386万吨,与普材相比多创效11亿元,湘钢自主研发的海工用钢通过了目前国际权威海工标准欧盟EN10025和美国API系列产品的认证,成为国内认证国外海工标准产品最全的企业之一,同时成功中标阿布扎比国际机场等国外标志性重点工程,衡钢管线钢成功打开了中东市场,进入了世界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项目。

通过以去中心、去层级、去边界、网络化为特点的项目制组织方式,让一线职工成为项目的发起者、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华菱在全集团搭建了大众创新、全员创效的平台。目前,集团上下确立的跨部门、跨单位、跨层级的攻关项目有近5000个,这些项目一部分是根据战略目标分解的,还有很多是全员发动,群策群力提出来的,通过项目制推动,湘钢、涟钢实现了在上半年指标基础上再发动、再加压、吨钢再降成本100元的目标,集团全年预计降低工序成本11亿余元。

转型升级加快多元产业发展

在钢铁主业经营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经过三年多的培育,多元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华菱新的效益增长点与利润支撑点,2015年销售收入占比由“十二五”初期不到10%提高至30%以上。全年多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2%、17%。“十三五”期间,华菱集团将依托钢铁制造业,纵向延伸资源开发、加工制造、提升钢铁产业的全产业链竞争能力;横向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争取到“十三五”末期,在钢铁主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多元产业的销售占比大幅提升。

深化国企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实力

2015年华菱启动了社会职能移交、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职业经理人与规范董事会建设试点、构建战略闭环管理体系等9大改革项目,按人均产钢800吨目标,构建员工退出机制,实施员工分流安置,清退减少劳务项目,全年精简岗位员工5000余人。改革正在为华菱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一个企业如果长期背负着社会职能的沉重包袱,就不可能在资本市场有所作为,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上赢得竞争。”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豪说。正是在湖南省主要领导的大力推动下,华菱去年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进程明显加快,作为全省国企试点单位的湘钢目前供水改造完成70%、供电改造完成约四分之一。2015年9月30日,湘钢医院正式整体移交,成为湘潭市中心医院南院区。在原湘钢医院前坪举行的移交仪式上,医务人员在换上崭新的湘潭市中心医院工装的同时,也完成了从国企员工向社会事业单位员工身份的转换。变革创新、瘦身强体,提高了华菱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商业模式重构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

2015年7月15日,华菱钢铁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42亿元,用于投资“互联网+钢铁”产业链转型升级、发展节能环保、开发特种用钢等重点项目。华菱钢铁提出了“互联网+重资产”的商业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技术手段,以供应链金融为突破口,以定制化服务能力和物流加工配送能力为支撑,为客户提供集交易、结算、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定制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行业整合和产业链生态重构,拓展服务外延空间,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从钢铁制造商向钢铁服务商的转型。

目前,华菱钢铁各子公司内部已建成了以MES(制造执行系统)为核心的生产制造和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订单组织生产的产销衔接体系。华菱钢铁旗下的华菱电子商务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同时,湖南欣港集团整合华菱集团内部物流资源,构筑了远洋运输-长江-洞庭湖-湘江(湘潭、衡阳)的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格局。

 

(关键字:钢铁 华菱 供给侧改革)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