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以深改举措强渡钢铁“冰河期”

2016-1-4 16:01:00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余亚萍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日,以成本削减、机构精简和人力资源效率提升为三大主线,宝钢股份结合公司新一轮三年规划的编制,启动多项深化改革举措。这是宝钢股份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主动应对钢铁“冰河期”的一次重大攻坚行动。目标直指打赢“企业保生存、员工保岗位”的生存保卫战,力争继续保持业界最优经营业绩。

2015年,在国家经济转型、钢铁行业为生存而战的大背景下,宝钢股份经营压力骤增,经营业绩也出现了下滑。2016年,钢铁业不仅严冬依旧漫漫,而且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力度的加大,整个行业将深陷更为寒冷的“冰河期”。作为国内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宝钢股份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和挑战。宝钢股份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过程中,通过班子务虚会、党委中心组学习、员工座谈会、现场走访调研等方式,不断统一思想、凝聚意志,高起点地在成本控制、机构精简、效率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并酝酿出台了多项深化改革举措。

成本削减是宝钢股份未来几年的核心工作。宝钢股份明确提出,要以公司下达的预算目标为各项工作的倒逼准绳,以成本削减目标的刚性落地为主要抓手,以创新变革及超常规手段为实施保障。宝钢股份分析当前经营压力并结合成本削减难度的逐年增加,确定了2016年同比削减成本40亿元的目标,2017年和2018年要在全面巩固上一年成本削减成果的基础上,分别进一步环比削减成本20亿元和10亿元。如锁定宝钢股份2015年全年预计成本费用水平,本轮规划期前三年将累计较基期削减成本170亿元。成本削减目标在年度预算中刚性体现,公司总部2016年固定费用除折旧、职工薪酬以外比2015年预计数原则下降15-20%;各事业部、子公司2016年销管费用总额比2015年预计数下降10%。在成本削减上,宝钢股份将探索实施矩阵式的降本模式,改变过去单纯以项目为载体的方式,而更加突出责任主体。同时,成本削减在绩效评价中的权重比例将进一步加大。宝钢股份正在建立“协同降本”协调机制,杜绝过去那种“孤岛式”、“本位主义”的降本思路。目前,宝钢股份专门开发的“成本削减跟踪系统”已经进入模拟运行阶段。该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可对各成本中心和责任主体的成本削减进度进行实时跟踪。

在机构精简方面,宝钢股份总部职能部门率先启动,对一些界面重叠、业务交叉的部门进行了整合。目前已经实施了战略发展部和科技发展部,投资管理部与工程管理部的整合工作,撤销了员工服务中心。今年开始,机构精简工作将全面向各子公司、事业部和厂部、基层一线覆盖。从厂部到作业区,都将出现较大规模的整合。同时,在业务板块,宝钢股份将对营销、采购系统进行全流程的打开解析,并研究基于智慧制造和“互联网+”的崭新理念进行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

本着向业务倾斜、向一线倾斜的原则,宝钢股份在人力资源效率提升方面,出台了九大改革举措,包括大力精简组织机构、优化管理体制、有效减少人员配置;精简业务类岗位人员、打破身份界限、强化岗位管理;精简专项点检岗位、大力提升点检体系整体效率;设备运保体系实施优化调整、运保业务逐步回归至各厂部;加大人力资源储备中心建设,全天候、无条件接收富余人员,鼓励储备中心人员自我创业;大力推进反向协力,最大限度盘活存量人力资源;积极探索根据产线负荷变化,适时调整产线组织及薪酬分配方式;调整专项激励分配模式,提升激励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有效提升公司生产经营绩效;加强敏感岗位干部管理,制度化推进干部交流。

在宝钢股份党政领导班子的有力推动下,目前各项改革方案已全面进入举措细化与具体实施阶段。各职能业务部门、子公司、事业部和厂部积极响应,分别结合各自业务特点、生产作业、人员队伍等情况,制定了相对应的行动计划和推进方案,确保见成效、可检查、可验证。

 

 

(关键字:宝钢 钢铁)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