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集团深度谋划改革发展大计

2015-12-14 10:32:50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余亚萍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12月5日,山钢集团召开改革发展工作调度会,交流各单位、各直属机构、机关各部门工作情况,研究明年工作思路。会议号召全集团干部职工,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壮士断腕的胆气、敢于亮剑的豪气,打拼扭亏增盈,继往开来开创山钢发展新局面。今年以来,在上届班子领导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山钢集团直面异常严峻的市场形势,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单位、各专业系统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坚定了新班子继往开来开创山钢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阶段,山钢将按照以下思路开展工作:一是审时度势,问题导向。摒弃侥幸心理,做好长期过冬准备。当前首要任务是保生存。保生存刻不容缓,保现金流维持健康运行,保新建项目积蓄后劲,保职工稳定总揽全局。认真发现、梳理和分析解决问题,明确责任和时限,建立跟踪问效的评价机制。二是降本增效,“止血”止损。在物料组织、精益管控、工艺提升、市场拓展、资金融通、人才支撑等牵动企业发展的关键支点与内生素质方面赢得主动权。降本增效必须出实招、严考核、见实效。“止血”与止损要逐个产业和单位有针对性的剖析,一企一策。加大降本增效奖惩力度,对降本和“止血”止损成效明显的单位实行特别激励,对成效不明显甚至指标持续倒退的加大处罚力度,收入与绩效、与全员挂起钩来,经营超出常态的亏损收入要下调。强化决策风险、运营风险防控。确立“均衡预算,模板运行”的原则,建立现金流为正的倒逼机制。三是完善规划,突出重点。提升理念,做实载体,在研究市场动态中把握阶段及中长期发展定位,在结构调整上有所为、有所不为,调视角、开眼界,打好主动仗。稳控钢铁主业,把优势发挥到最高水平,放大品牌效应,增强优势主导产品对效益贡献调优的柔性度。引入“非钢产业主业”概念,激活非钢产业,力促非钢产业增加对整体效益的贡献度,安置转移劳动力,为职工谋生计拓展渠道。转型的根本方向是创新型企业,升级主要是产业层次升级。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突出做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的事情,做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事情,做自身有基础有优势的事情。四是理顺体制,提速增效。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资本化,市场化就是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资本化就是将资金、资产上升到资本运作的档次与水平。山钢改革前行将是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加快探索集团与权属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新模式,明晰总部功能定位,理顺产权管理关系,优化管理架构。学习借鉴兖矿等先进企业经验,岗位注入价值理念,引入价格机制,增强市场观念,强化核算意识,压力传导到位。坚持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优化资本、资产结构,大力推进产融结合,降低负债率。五是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各级党组织要把握正确方向,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保障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注重以集团文化融合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整合和管控模式的调整。领导干部要带头传递正能量,畅通职工反映问题、表达心声的渠道,把职工盼改革、促改革的诉求与愿望转化为我们为民服务、促进发展的务实工作,科学引领,保护和调动好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支持好事关企业方向矫正、生死攸关、体制转换、利益趋同的重大决策。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明确生产经营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寻求突围之策。2016年将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全力以赴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均年产钢700吨,用2至3年的时间,达到人均年产钢1000吨目标。二是做好资本性融资工作,调动全集团积极性,用资本性融资置换有息负债,降低财务费用。要跟踪国家政策,做好资本运营这篇大文章,发挥好上市公司作用,建立并用好激励机制。三是强化降本增效,继续抓好精益运营工作,成本水平向省内民营钢企看齐。四是化解风险,力争做到原有的风险控制好,不能出新的风险,对风险的产生要严格问责,责任到人。抓紧做好几项改革方案的起草和2016年预算编制、“十三五”规划制定,做好日照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工作,努力为广大职工创造幸福安康的条件。

 

(关键字:山钢 改革发展)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