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船舶废气清洗系统通过认证

2015-11-6 8:30:46来源:光明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威海普益船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大连海事大学等科研单位,成功开发出船舶废气清洗系统。新的环保设备刚问世,中航船舶公司就预订了12套。这是记者在中国船级社(CCS)为威海普益船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废气清洗系统颁发认可证书时了解到的。

威海普益船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以从事船舶新型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业界最前沿的船舶废气脱硫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发,是亚洲首家生产制造船舶废气脱硫设备的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也是全球首家生产制造“镁基法”船舶废气清洗系统的企业。

中国船级社是世界九大船级社之一,中国船级社(CCS)依据国际标准对中国船舶废气清洗系统实行认证,首个中国认可证书的颁发,标志着我国船舶废气清洗系统正式获得了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许可。中国船级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高科技项目的投产,填补了我国在船舶废气排放控制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同类技术的西方垄断局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使得我国船舶航运在环保升级方面不会受制于国外厂商,对绿色环保的细分领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海事部门调查数据综合表明,全球65%至70%的悬浮颗粒物(PM2.5)和硫氧化物来自于船舶。为此,国际海事公约纳入“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对船舶废气中的SOx排放含量做了限制,并自2015年开始逐渐增加硫排放控制区,同时规定到2020年或2025年,0.5%的硫氧化物排放上限新规将在全球范围内生效。至2030年,将最终提高到0.1%。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沿海及港口城市船舶排放产生的硫氧化物和PM2.5占到城市排放总量的30%至60%不等。举例说明,一艘沿岸航行的集装箱船一天排放的柴油污染物相当于50万辆的中国卡车一天的排放量。

有关人士介绍说,从全球船用低硫燃油的供应现状来看,欧洲虽然能加装到低硫燃油,但是每吨价格比船用重油贵400多美元。中国大多数船舶经过排放控制区时都采用“换油法”来满足公约的要求。首先是使用低硫燃油,但其存在着改装费用和加装低硫燃油增加的燃油费用,以及使用低硫燃油给船舶发动机带来的损耗等问题。其次是用液化天然气来作为替代燃料,但其存在着天然气加装以及船舶续航力带来的冲击问题。由此看出,采用船舶废气脱硫装置来满足公约的要求是最佳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威海普益船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协同大连海事大学主研发的镁基海水法废气脱硫系统自研发阶段开始就备受瞩目。历经多年研发调试,先后在中远集运“冰河号”和2014年“凌云河号”两艘集装箱船进行多次船上试验,最终取得适用于最大燃油硫含量3.5%m/m(摩尔/摩尔),清洗后达到目前《国际海事公约》规定的最严格值0.1%m/m。该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整套系统实现小型化、自动化、模块化、智能化,船舶应用流畅,操作简单,不占用额外人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进一步成为中国“智”造。

(关键字:船舶 环保 认证)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