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8月我国出口钢材973万吨,环比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增长25.4%;1-8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7199万吨,同比增长26.7%。8月我国进口钢材102万吨,较上月减少3万吨,同比下降12.8%;1-8月我国累计进口钢材872万吨,同比下降9.6%。目前国内钢铁需求疲软、钢价从年初一直跌到现在,行业景气度降至谷底,出口已经成为目前消化国内钢铁产品的重要途径。
我国钢材出口量增价降
在出口量持续上升的同时,我国钢材出口价格却普遍创年内新低水平。从钢材出口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价格几乎是逐月下降。7月全国钢材出口均价549美元/吨,环比6月份下跌29美元/吨,出口价格跌至年内的谷底水平;钢材进口均价1205美元/吨,环比上涨86美元/吨,创今年3月以来的新高。当月钢材进出口价差656美元/吨,年内首破600美元/吨的关口。从进出口均价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出口的钢材多为质量普通的大路货,而进口的多为高附加值产品。我国钢材出口价格的下降,既有自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下降的连带效应,也有国际经济不景气,市场竞争加剧所迫的因素。此外,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钢材低价竞争优势。
出口攀升 我国钢材频遭反倾销诉讼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庞大的出口量势必对国外钢铁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贸易摩擦加剧。2014年,14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21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保障措施5起,反补贴1起,反规避1起,反倾销12起,双反(反倾销、反补贴)两起。今年中国钢材遭遇的反倾销诉讼升级,仅上半年我国共有来自欧盟、美国、墨西哥和印度等1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8月份,印度、墨西哥、南非等国上调钢铁产品进口关税,遏制来自中国等海外市场的廉价进口钢材。目前东盟钢铁协会已要求我国提高钢铁出口关税。统计数据显示,针对我国的一些反倾销案件主要集中在欧美、中东及亚洲部分生产能力较大的国家,欧盟、美国、印度及墨西哥等国频频出现针对我国钢材进行反倾销调查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产品主要为冷轧板卷、中厚板、棒线材、热轧卷板以及不锈钢板等品种。在国内钢材产能严重过剩以及国内需求萎缩的背景之下,我国钢企对于国际反倾销诉讼几无还击能力,下半年钢材出口形势复杂严峻。
钢企加大力度开拓新兴市场
虽然国内大部分钢材品种出口同比增速放缓,不过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我国向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出口钢材动力较强,棒线材出口同比增速加快,且出口比重逐月攀升。今年前7个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227万吨,其中向东南亚七国出口量合计1937万吨,占到出口总量的比重超达三成;对韩国出口钢材755万吨,占总出口量的12.1%;对中东九国出口钢材合计560万吨,占总出口量的9.0%。此外,我国对欧盟七国、南美六国、非洲十国、印度以及美国的钢材出口量合计1394万吨,占总出口量的比重为22.39%。对上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共出口钢材1581万吨,所占比重为25.4%。
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口受阻的情况下,钢厂一方面需要削减价值和品质关系比值一般的产品,加大对高端领域产品的投放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钢企也在梳理扩大出口的对策和措施,近期部分钢企加大对南亚、西亚及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拓。以冷轧板卷为例,年初我国对孟加拉国的冷轧月度出口量不足4千吨,7月份的出口量攀升至近3万吨,增势较为迅猛。在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之下,我国钢材产品在新兴市场仍具备较强的价格竞争力。2015年我国取消了含硼钢材的出口退税后,含硼钢的出口骤减,但其他合金钢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含铬螺纹钢出口量稳步攀升,促使我国棒线材出口量量逐月增加。但是“其他合金”钢材出口量攀升的速度较快,在享受出口退税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摩擦。
今年以来钢材出口大幅增长在缓解国内资源供应压力的同时,出口环境已不容乐观,国际上贸易壁垒日益增多,国外反倾销对中国钢材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一带一路”周边钢材需求增加以及我国钢材低廉的价格还是在国际市场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加之人民币贬值仍有望刺激出口,今年后几个月我国钢材出口量仍有可能维持高位,年内出口量可能超过1亿吨。(中华商务网钢铁部 余亚萍)
(关键字:钢材 出口 反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