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钢市综述:钢价弱平稳 需求不足仍突出

2015-8-14 13:18:50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余亚萍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本周为八月份第二周,在八月上中旬之间运行,由于上周国内钢价普遍上涨,进入本周后钢价拉涨幅度大为收缩,局
部地区重回下跌行情,但整体钢价有一定的提升,表现比较突出的首先是钢坯价格,钢坯价格一度曾下跌至1650元左右,
历经两周左右的小幅提升,本周基本在1850元左右坚守,线螺价格也有一定提升,上海,北京,杭州,重庆,武汉,西安
等地一周之内不时有小幅上涨的行情,上海,北京等地区高线的基本报价可以保持在2200元左右,虽然价格波动不断,但
从本周的价格行情看价格的提升还是主流。板材市场也基本呈这个行情,热卷价格小幅提升,上海主流报价约为2100元左右,天津地区报价约2140元左右,乐从地区报价约2200元左右。
       本周除价格向好外,市场上资源仍然偏少,线螺,板材等入市资源圴不多,主要是商家对后市并不十分看好,在钢厂的订单并不多,而且多数商家不愿意过多存货或基本不存货,因此市场资源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是钢价得以提升的一个因素,另外前几周由环保引发的钢价拉涨进而引发的炒作之风基本处于收尾阶段,这也是本周整体行情不及上周的基本原因。
另外,从这两周的价格反弹及市场成交看,价格波动仍然是单边运作为主,下游需求仍然十分有限,尽管有价格拉涨的作用但成交量仍然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这与大形势有关。7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当月中国制造业PMI生产指数52.4%,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两者走势基本一致。同时,中国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9%和47.9%,较上月回落0.2和0.3个百分点,均处于收缩区间,预示着制造业内外需求不足,后期产出增长仍不乐观。
       根据中钢协数据,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近20年以来首次下降。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去年底的83.09点跌到6月末的66.69点,降幅19.7%。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216.8亿元,增亏167.68亿元,亏损企业43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2.6%。1-6月份,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40997.1万吨、35694.3万吨和55882.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3%、
下降2.3%和增长2.0%。全国粗钢产量近20年来首次下降。与此同时,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新低。上半年,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
去年底的83.09点跌到6月末的66.69点,降幅19.7%。7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12.39万吨,较上月大降7.59%。7月份粗钢产量为6584万吨,同比下降4.6%;1-7月份全国粗钢产量47604万吨,同比下降1.8%。7月份我国钢材产量9230万吨,同比下降1.9%;1-7月份全国钢材产量65091万吨,同比增长1.5%。国内粗钢产量整体下降虽然幅度不大,但整体向下已形成共识。而且今年以来钢材出口继续继续增长,虽然价格不高,但对缓解国内供应压力还是十分有利的。
       本周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汇率下调对钢市的影响,业内也比较关注,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2298,较此前一日贬值1.9%,创2013年4月来新低。业内分析对钢市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将增加钢铁企业购买进口铁矿石的采购成本。铁矿石采购成本是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中的“大头”,而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依存度很高,所以这次人民币贬值将使国内钢铁企业为购买进口铁矿石而换取外汇的支出增加,从而增加进口铁矿石的购买成本,这对目前处于艰难困境中的国内钢铁企业来说,是一重大利空。
       但从另一方面看,将有利于提高国内钢铁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加出口。人民币贬值将促使国内钢铁产品出口价格弹性更大,从而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增加出口。这对目前产能过剩、国内需求下降的钢铁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
另外,人民币如果持续贬值,将改善我国外贸出口环境,机械、家电等用钢行业出口将会上升,就能够提升国内上游行业对
钢铁产品的需求,改善国内钢材需求环境,缓解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下游出口增加对钢材需求也是大有益处的。
      另外发生在本周三的天津港口大暴炸,可能对天津局部地区的钢市有影响,对全国来说应影响不大。
 

(关键字:钢市综述 钢价 需求)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