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再度回落 摆脱横盘尚需时日

2015-6-18 8:23:25来源:转载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6月17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均出现下滑,且下跌幅度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下跌1.35%至129.06,降至今年1月以来最低,4月为环比下跌0.63%;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下跌0.86%至124.86,4月则为环比小幅下跌0.1%。形成对比的是,截至今年3月份时,人民币实际与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曾连续10个月走高。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有效汇率连续两个月出现下跌主要受其他货币贬值的影响。较为明显的是,5月份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上升2.53%,人民币兑日元汇率同样出现4.32%大幅上涨,创记录新高。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是人民币与中国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

BIS发布的有效汇率指数是基于2008~2010年贸易数据权重,并以2010年为基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篮子货币包含61个国家和地区,可以综合反映一国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在人民币指数的权重中,前三位分别是欧元、美元和日元三大货币。

昨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显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下调3个基点报6.1158。昨日盘中,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随中间价小幅收贬,截至收盘,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报6.2096,创逾一个月收盘新低。

自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始终徘徊在6.12附近,并在5月18日达到了年内高点6.1079。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连续第3周走低,创出年内最长连跌纪录。有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中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并不理想,令市场对央行采取进一步稳健政策的预期大幅升温,再加上6月9日MSCI明晟宣布暂不将中国A股纳入基准指数,也对人民币构成一定的压力。

但某亚洲地区银行的交易员表示:“尽管人民币实际与名义有效汇率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下跌,但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仍然较高。”

BIS报告称,自2013年以来,人民币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开始明显上升,2014年上半年略有回落,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数据显示,2014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全年涨幅为6.24%,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全年涨幅为6.41%,2013年则分别为7.9%和7.2%。升幅较2012年的2.2%和1.7%明显提高。

从今年来看,前5个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上涨2.14%,名义有效汇率累计上涨2.74%,而在此期间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小幅上升0.09%,人民币中间价仅微跌0.01%。

尤其是在5月份,当美元指数终于摆脱了4月份的跌势,出现2.44%的上涨时,同期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依然上升了0.07%。人民币基本延续4月的盘整走势且波动区间明显收窄。

6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司长王允贵指出,中国一季度跨境收付出现一定逆差,进入二季度后外汇收支形势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今年1~5月,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的态势,净流入约200亿美元;此外,5月银行净结汇13亿美元,扭转前四个月的银行净售汇。”

但某外汇交易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前5个月份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但客户结汇意愿其实并不强烈。在消息面与国际市场均无太大动静情况下,人民币料难脱离区间窄幅震荡格局,除非中国有新的外汇管理政策落地或者美元指数呈现出单边走势。”

对于两个多月以来人民币始终维持窄幅波动的现象,某外资行交易员认为,人民币若要摆脱横盘局面,可能要等待美联储加息带动国际美元强势格局更为明确一些。“但至今为止没有太大变化,即使5月银行净结汇13亿美元,人民币波幅也有限。”

此外恒生银行在报告中指出,由于內地企业外币借贷有所上升,一旦人民币持续下跌会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

(关键字:人民币 汇率)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