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3月显曙光:经济跌势暂缓 流动性渐改善

2015-3-24 8:30:37来源:华尔街见闻(上海)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经济跌势暂缓。3月以来地产发电粗钢增速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3月中旬新房销量同比增长10.8%,3月中旬日均电力耗煤同比增长-14.4%,均较上旬大幅回升。预示3月工业生产或低位企稳,但工业经济能否回升尚待观察。

CPI短期企稳。3月以来油价大幅上调,钢价回落后企稳,仅煤价继续下跌,姜超等预测3月PPI环比将首次转正,而3月PPI降幅有望缩窄至4.1%。节后猪价、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落,但从同比看,预计3月CPI仍有望稳定在1.6%。

流动性也明显改善:①上周2万多亿打新资金解冻,节后流动性首次出现明显改善,R007均值降至4.51%,周五降至4.23%,为2月以来最低值。②上周央行逆回购操作继续缩量至350亿,公开市场净回笼550亿,连续第四周净回笼货币。③2月新增外汇占款由负转正至422亿,一扫之前两月连续千亿下降,短期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企稳,热钱流出或放缓。④春节之后居民手持现金逐渐回流银行,加上打新资金回流,热钱流出减少,流动性改善有望持续。

不过,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显示,一季度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下滑态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2日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GDP下滑至6.85%左右,消费物价指数为1.2%左右。

社科院的研究还显示财政收入已经“告急”。财经院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红驹介绍,1-2月,我国税收收入增幅3%,同比增长0.8%,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12.4%,也是2009年8月份以来的新低。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33.7%。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36.2%,同口径下降33.2%。其中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36.2%。

汪红驹说,中国经济因一季度经济下滑幅度比较大,全年实现预期增长目标难度加大。但他表示,“中国有充足的弹药应付上述风险”,二季度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包括继续降低利率,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具体措施包括调整存贷比,降低存款准备金等;财政赤字扩大,清理沉淀资金;增加基础设施项目;调整房地产相关政策,降低首付比、相关税费等。

姜超等也认为,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仍有可为:

货币政策宽松依然可期:①上周央行再次下调7天逆回购招标利率10bp从3.75%到3.65%,传递宽松信号;②上周3500亿到期MLF到期,但传闻央行续作MLF近5000亿,再度使用定向宽松工具。③上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即期汇率出现显著升值,2月外占转正、3月美元指数回落等助于缓解资金流出压力,因而央行短期内再次使用降准等全面宽松政策工具的概率有所下降。④当前货币利率仍高,通缩和经济下行风险未除,未来宽松货币政策依然值得期待,尤其逆回购利率下调、定向MLF等政策。

积极的财政仍有空间:①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抓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措施,灵活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②2015年政府预算草案报告全文正式发布,提出严格落实新预算法要求,强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财政加大力度,提高赤字减税降费,积极财政仍有空间。③财政部印发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1万亿债务置换将通过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形式发行,地方政府债的大规模发行有望降低政府相关债务风险。

这些意味着债市调整有“顶”。上周利率债窄幅震荡,短端利率持平,长端略有上浮。股市火爆表现和打新收益高企吸引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加之万亿地方政府债冲击利率债供给,短期债市或仍处于调整中,但姜超等认为国开向上有顶,给出10年国开“顶”在4.2%的判断。上周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与传闻MLF加量续作,资金面有望继续趋松,维持未来3个月10年国开区间3.5%-3.9%。

 

(关键字:发电 地产 粗钢)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