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主因拖累 节后冷热轧反弹空间有限

2015-2-15 13:58:26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余亚萍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进入2月中旬,国内热轧卷板市场的走势呈现趋稳迹象,天津等地报价盘整趋强,但是“涨价过年”的红火场面已经成为历史,维稳成为商家的首要任务。反观冷轧板卷市场,市场价格继续刷新历史低位,上海、乐从及成都等地价格仍出现了明显的下移,单周跌幅一度高达百元关口,主要原因在于冷热轧价差偏大,冷轧补跌需求强烈,冷轧市场马年行情弱跌收官已成定局。经历了萧条的2014年,2015年的假期似乎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部分商户于上周末开始已经陆续离市,且多数于3月初才正常上班,仅有部分大户坚持至本周五左右,成交量日益萎缩,钢市即将进入长假状态。 

根据对历年国内钢市数据的追踪,春节前后国内冷热板卷行情普遍上涨,不过近四年来,国内钢市行情每况愈下,节后行情未能演绎涨情。2014年的行情更是几乎呈现全年下跌的惨状,冷热板卷价格双双刷新了历史新低纪录,那么从当前的形势来看,2015年春节后国内冷热板卷市场行情又将如何演绎呢?

一、出口或回落 市场供应量减量有限

1月我国钢材出口1029万吨,同比增加52.1%,刷新了去年12月的月度最高记录。国内钢市低迷,迫使钢企通过出口转移国内过剩矛盾,出口成为国内钢厂的唯一减压方式,这也催生出“铬”代“硼”的新策略。据了解,目前含铬钢材出口仍能享受出口退税优惠。目前国内钢市行情仍处于阴跌通道,欧美等市场表现相对稳定,国内外市场的价差仍呈现扩大趋势,当前钢厂出口的需求仍较为迫切。尽管2月份开始部分热连轧厂家有检修安排,但是影响的产量仅为30余万吨,对于逾千万的产量来说,影响甚微。出口方面虽然有含铬钢材“保驾护航”,但是经历前两个月的集中出口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影响,2月份钢材出口量回落几无悬念,国内钢材的表观消费量仍将在高位震荡。

二、铁矿石难见起色 钢厂价格新政趋降

虽然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已经跌至61.75美元/吨,但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矿山仍有盈利,他们正继续扩产蓄意将高价矿挤出市场。受季节性检修增多、企业亏损等因素影响,2月粗钢产量仍有小幅下滑的可能,这将减少铁矿石的日耗量,春节前后矿价趋势性机会贫乏。而从日前出台的宝钢、武钢及鞍钢3月份政策来看,价格示弱姿态渐浓,表明了钢厂对3月行情预期仍较为保守。原材料及钢厂价格双双弱势运行也削减了冷热板卷市场的反弹动力,市场利好难觅。

三、需求不振阴影挥之不去 行情仍将承压

对于近几年国内钢市来说,需求不振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不争的事实。在钢铁行情鼎胜时期,中间需求对于钢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按照往年的惯例,历史新低价位将会刺激中间需求的放量和建仓,也必定会成为推高行情反弹的催化剂,但是在资金及预期心态百悲观的双面夹击下,现如今中间需求已然偃旗息鼓,钢贸商基本处于一种屯多少,亏多少的状态,根本不敢有所作为,无论是中间商还是终端商,目前大家都非常谨慎,俨然一副拒购的样子。从先行指标来看,20151月份PMI指数49.8%,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两年多来首次跌破荣枯警戒线,数据的下行虽与季节性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供需结构偏弱仍是主因。

四、 实际交易日有限 冷热轧库存将上升

由于本月初开始,就已有不少代理商陆续离市,进入后半个月,国内钢市基本进入歇业打烊的状态。从钢厂方面的计划量来看,宁钢等钢厂基本执行全折的策略,虽然不少贸易商有减持计划,但是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终端需求将会跌至谷底,至少将于3月初才会出现复苏势头。本月实际交易日不足半月,钢厂发货节奏并无放缓的迹象,因此节后冷热轧的库存上升,这或拖累冷热轧行情趋好反弹。

 央行降准落地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一定程度上缓解钢市资金压力。在宏观政策定向宽松及气温缓慢回升的情况下,3月冷热板卷市场需求向好预期存在,但是钢厂虽生产积极性下降,停产检修较多,但鉴于春节期间需求停滞,节后供应压力亦不可小觑。当前钢市积弱较深,低价格、低需求及低信心的格局恐难有实质性的改善。综合来看,春节后国内冷热轧价格有望趋强,但反弹空间有有限。

 

(关键字:冷热轧 热轧 冷轧)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