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集团优化物流增效近亿元

2013-9-4 8:49:46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余亚萍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年上半年,山钢集团公司通过优化港口布局,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实行水陆联运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实现物流系统降本增效11273万元。

以前,山钢集团进口矿的到货分散在四五个港口,在优化港口布局后,山钢通过每月对各港口的使用费用、铁运效率、汽运成本、发运能力等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计算和评价,选择了青岛港和日照港作为优先满足港口。目前,山钢95%的进口矿集中在这两大经济港口,1月~7月份,仅此项就节省费用7046万元。

为让港口更经济实惠,山钢运行协调中心还多次与青岛港进行沟通谈判,争取进一步降低港口费率和优先靠港、争取港口补货等优惠政策,最终实现港口费比其他企业每吨便宜3.5元以上。

在运输方面,山钢以成本最低为原则,选择最佳运输方式。今年2月份铁路运费大幅提价后,多条铁路运价高于汽运,原有的铁运低成本优势发生变化。山钢运行协调中心及时采取强化日常信息监控分析、铁运代理费和港杂费谈判、调整部分港口铁运比、提高装载量等多项应对举措,全面分析港口铁路、公路经济性,根据生产需要,不断优化运输结构。对铁运经济性明显的青岛港,加强铁运计划的督促落实;对汽运成本较低的日照港,加大汽运比例。通过不断优化,进厂结构更加合理,节奏更加顺畅有序,进口矿平均运费同比下降4.14%。

不沿江、不靠海,山钢却趟出了“公路+水路”的水陆联运经济路线。每月3万多吨的钢材,从济钢、莱钢出发,经过公路运到江苏淮安,然后“下水”通过运河到达无锡、南京等地,综合运价格比铁路每吨降低40元左右。1月~7月份,济钢水陆联运8.3万吨,同比铁路节省运费73.86万元,同比公路节省345.52万元;莱钢水陆联运11.86万吨,同比铁路节省运费474.2万元,同比公路节省948.4万元。

针对港口铁路装车装载量不高的问题,山钢运行协调中心多次与港口、铁路等部门协调,制定了青岛港各车型装载上限标准,每天抽检进厂计量数据,每周对铁路货票及时核对装载重量,使装载率提高1个百分点,在铁路运费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运载量,降低了吨矿运输成本。此外,山钢还尽量减少矿粉倒运过程中的损耗。有关部门坚持港口定期巡回检查制度,督促港口不断提高货物管理质量,将港损、港存管理责任分解到岗到人,严格考核,强化进口矿商检、堆存质量、计量、清底等环节过程监控,港耗大幅降低。1月~7月份,山钢港口矿石损耗率比计划指标减少21825吨,节约资金2100多万元。
 

(关键字:山钢 物流 进口矿)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