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烧结厂低价矿支撑低排放

2013-8-16 9:37:27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余亚萍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年上半年,多数钢铁企业主业亏损。同时,钢铁行业面临愈发严格的环保标准要求,环保成本上升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找到效益与环保的最佳平衡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烧结厂巧解效益、环保平衡难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上半年,武钢烧结厂每月吃进低价矿40万吨以上,并在创纪录生产入炉烧结矿937.09万吨、入炉配比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的同时,使现有脱硫烟道SO2排放浓度满足了国家环保部对烧结球团行业新的环保要求。

从整个铁前工序来看,如果烧结厂能够在配入低价矿的情况下,保持烧结矿的物化质量稳定,就能为高炉稳定顺产、铁成本降低奠定基础;如果烧结厂能够做好烟气脱硫工作,就能控制武钢SO2的排放总量。

资金压力导致国内钢企有2/3烧结机未上脱硫技术,已安装的脱硫设施的脱硫效率平均仅为38.6%。而武钢未雨绸缪,早在2009年就建成了三烧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已达到96.4%;四烧脱硫系统于去年6月投入运行,脱硫效率也提升到96%以上,位居业内先进水平。

面对困境,武钢烧结厂努力寻求在合理使用低价矿与低排放之间的最佳平衡点,逐步摸索出一套科学使用低价矿的方法,上半年成功消化7种低价进口矿和7种国内矿185万吨,既保证了烧结矿质量均衡稳定,又严格控制了二氧化硫排放,在大气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和社会监督的今天,确保了公司低成本制造战略的有效实施。

低价矿单品种资源量低,难以保证持续使用。对此,该厂今年初就对预计今年采购量最大的十多个单品种矿石开展烧结杯试验,摸清相关烧结性能,确定配矿主矿种,建立新的配矿模型。随后,在武钢股份制造部指导下,该厂因地制宜调整混匀粉料线,专堆专用;与质检中心联手,改变取样模型,拿出准确的指导参数;全面铺开“大工种”培训,要求重点岗位必须掌握环保操作技能;每周召开车间技术人员分析会,根据烧结矿冶金性能对参数微调。

同步实施的环保配套措施也功不可没。去年底,该厂大胆撤销环保车间编制,将环保设备、职工划拨给8个生产车间,使基层领导做到生产、环保同步抓,并单独设立环保科统筹全厂环保工作。此外,该厂修订完善的《烧结厂环保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环保管理职责,细化了操作标准,完善了应急预案,确定以“日汇报”形式跟踪监控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开展环保专项竞赛,促使职工操作观念从比产量、比机速拓展到比环保减排指标的完成。

谈起国务院新近部署的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武钢烧结厂生产副厂长莫亚平表情严肃:“只有加强现有三烧、四烧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加快推进五烧、一烧、二烧脱硫项目上马,才能满足国家未来更加严格的减排要求。”
 

(关键字:武钢 钢铁 烧结厂)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