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央行产能过剩行业禁令“不靠谱”

2013-7-24 8:55:19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央行禁止水泥、钢铁、煤炭等近十个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贷款以及短融券、中期票据、可转债、新发企业债等融资方式。消息甫出,很多市场人士质疑此消息的真实性,有央行、机构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称,该消息并不属实。

上周末,微博账号“WSJVEST”引述“上证决策”的消息称,央行下发内部通知,严禁向水泥、炼钢、炼铁、化纤、电解铝和煤炭等近十个产能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同时禁止上述行业以短融券、中期票据、可转债、新发企业债等方式融资。此外,对愿意自动停产、弃产企业,可减免部分贷款利息或帮助转产。

央行人士予以否认,传言逻辑难经推敲

央行内部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一直严控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贷款。但就上述传言,该人士予以否认,称“央行近期并未下发上述通知”。也有市场机构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称,他们已经核实该消息为假消息。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从各个角度分析后认为,这一消息并不可靠。

近日在煤炭企业调研的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员金韬向记者表示,调研过程中他并未从企业方面听到过这方面消息。

“从产业特征判断,(实行)这种措施的可能性极低。”金韬说,国家之所以没有严厉地处理产能过剩问题就是考虑到地方就业和稳定的问题。他举例称,潞安集团安置了潞安地区的全部就业,西山煤电、山西焦煤安置了几百万人的就业。他们一旦停产或倒闭,就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冲击。

“对企业来讲,可以降低员工工资,但不能让他们失业。”金韬说。

此外,亦有专业人士指出,企业债由发改委核准发行与监管,公司债与可转债由证监会审批发行与监管。央行旗下的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则负责审批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

换而言之,消息中提到“央行禁止炼钢等行业以可转债、新发企业债等方式融资”的表述是不正确的,因为不在央行的职权范围内。

传言“一竿子打翻”,违背“四个一批”理念

相较于上述消息中对产能过剩行业“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7月5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则是提出了“四个一批”的概念,即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

《意见》指出,对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要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对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要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增强跨境投资经营能力;对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要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对属于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要通过保全资产和不良贷款转让、贷款损失核销等方式支持压产退市。

《意见》还提到,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资,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

可见国务院的态度是对产能过剩行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不同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只是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禁止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资,而非针对所有的产能过剩企业。

传言对煤、焦、钢早盘冲击有限

尽管以上各方消息源和逻辑推理否定了该消息的真实性,但消息依旧引发了市场上对消息的影响是利多还是利空的讨论。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措将抑制供给,从而对螺纹钢、焦煤、焦炭期货价格带来利好。但亦有人认为,这会是一个利空消息。“熊市看的不是供应而是需求,没有需求改善,哪里来上涨趋势?”南华期货战略部经理王勇在微博上说。他认为,一旦企业出现资金紧张,为保证现金流,将会抛售库存,使得商品价格遭受打压。

不过,从周一早盘的盘面表现来看,螺纹钢、焦炭、焦煤期货的走势并未受到传言的较大影响。

(关键字:央行 产能过剩)

(责任编辑: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