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钢一钢轧厂全工序推行"列车时刻表"式生产组织模式

2013-7-16 8:54:53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余亚萍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7月1日至7日,一钢轧厂转炉终点下限温度合格率达97.72%,钢包成分合格率达97.9%,分别较5月份平均水平提高27.72%和17.9%。该厂从6月份全面推行"列车时刻表"式生产组织模式,运行一个月来,生产节奏稳定可控,工序管控水平大幅提升,连铸恒拉速和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高,设备事故率较上月降低20%。

"列车时刻表"式生产组织模式是固化各工序的操作标准和操作模式,将时间节点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从而实现各工序生产节奏稳定可控,工序管控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实物质量大幅提高。严峻市场形势下,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差异化需求越来越多。为此,一钢轧厂全力推行"列车时刻表"式生产组织模式,力求针对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制定出涉及全厂各工序、针对性极强的生产组织模式,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产品创效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该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作为"一号工程"重点推进,专门成立了以厂长、主管副厂长任组长,相关科室和车间领导"一把手"负责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了以"稳定各工序生产节奏"为主线、"提升各工序关键指标"为重点的工作目标,并制定出爬坡计划,每周组织成员单位和车间生产骨干召开分析会,并定期召开攻关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确保工作扎扎实实推进。

该厂各部门协调联动,制定得力措施,确保了"列车时刻表"式生产组织模式顺利推行。该模式覆盖一钢轧厂从倒罐站、转炉、精炼、连铸到平整的各个工序,要求排产计划周密、精细、科学,组织难度极大。为此,该厂要求各工序以推行标准化作业为保障,固化各工序的生产操作标准和时间节点。在生产组织过程中,该厂根据连铸浇钢情况确定转炉装铁时间,将LF炉冶炼时间准确控制在30-36分钟范围内,并将连铸机座包到开浇间的待浇时间严格控制在5至10分钟,以保证全过程、各工序以"列车时刻表"式生产节奏进行。将全厂钢包周转数量由13个逐步减少为11个,以提高钢包周转速度和蓄热性能,减少钢包周转过程中的温降损失,节约能源。该厂还通过优化铁水预处理脱硫、扒渣模式以及在冶炼品种钢过程中采取后护炉的方式,使得生产节奏更加稳定可控,品种钢生产连续稳定。6月份,该厂生产硅钢1.34万吨,圆满完成生产计划。此外,该厂还建立了特殊情况下的生产组织模式。如钢水生产节奏紧张时,转炉工序要提高终点温度,按照上限控制钢水成分,以减轻下道工序的生产压力;精炼不回收浇余时,将以前的先升温后脱硫的生产模式改变为先脱硫后升温,转炉工序适当提高渣料的加入量,以保证连铸恒拉速稳定,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字:唐钢 铁水 品种钢)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