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400亿削山造城停摆 或因城市布局调整成“弃子”

2013-6-9 8:39:05来源:中国经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有没有施工,难道你看不出来?”

兰州新城太平洋建设集团兰州青白石的削山造地施工现场,一眼望去,数百辆的大型施工机械已然停工。而距其不远的碧桂园施工现场,同样可见数百辆施工设施及大型机械陷入停顿状态。

这意味着,上述两家公司自2011年9月起削山造地、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兰州新城项目已经趴窝。

6月4日,甘肃省环保厅首次出面回应称,兰州新城项目没有环评和达不到环评要求,但在这背后,《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兰州新城或因为甘肃和兰州市对城市规划的新思路而遭遇更多的问题。

项目停摆,一场“庶民”的胜利?

迄今为止,补偿款分文未见,加上项目扬尘等污染问题严重,村民们屡屡投诉无果,因而爆发冲突。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目前,太平洋建设集团及碧桂园集团垫付资金已经超过50亿元。

“碧桂园实施自主开发,其土地资源将完全由企业做主用于开发房地产项目,因此,大多数人并不担心碧桂园的资金链存在问题。”该知情人士称,相反,采用完全BT模式(建设—移交)运营的太平洋兰州新城削山造地项目,则已经在机械租赁、劳务输入等多个环节陷入欠账丑闻,前景相当不妙。

“我们无法透露企业迄今为止围绕兰州项目已经垫付了多少资金,但按照总体规划,碧桂园集团在兰州新城项目总投资300亿元的计划从来没有改变。”5月31日,碧桂园兰州项目部回应称。

太平洋兰州新城项目指挥部则表示“主要负责人不在”。而在该项目施工现场,一辆自称从春节之后进入工地的洒水车司机告诉记者,该工地自4月份开始,就基本处于停工状态。

而一些在工地上维修车辆的工作人员说,工钱差不多都拖欠了50%以上了,没有办法,走也走不了,留下来又没有开工,进退两难。

“你可以随便找几个人问问,政府弄削山造地这个项目,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多大的困难。”据当地村民说,4月24日,环保部门出面叫停,实质是地方村民与地方政府屡屡冲突之后的一次“胜利”。

村民告诉记者,早在4月初,村民就与碧桂园项目方发生严重冲突,该次事件的起因是,碧桂园项目方占用了当地村民超过80亩土地,但迄今为止,补偿款分文未见,加上项目扬尘等污染问题严重,村民们屡屡投诉无果,因而爆发冲突。

6月4日,甘肃省环保厅首次出面回应称,各项工程项目要做好环评等前期工作,没有环评和达不到环评要求,任何企业都不得随意开工。该厅副厅长孙玉龙称,目前多个部门已介入削山造地工程,并委托专业机构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但兰州市委、市政府官方渠道拒绝就此事件作出回应。

据记者了解,目前削山项目被叫停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可能受压于国家环保部,由于项目环保不达标,因而被叫停;另一种可能则是,兰州市政府已经意识到城市摊子铺得太大,外加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有意减缓大笔新增土地资源入市的步伐。

流血疾进,垫资额或逾6亿元

仅维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一项,过去近半年来,相关企业已经为此投入资金约6亿元。

关于垫资问题,由于涉事企业均三缄其口,准确答案一时无法获知。

但数据显示,碧桂园及太平洋兰州新城项目工地最繁忙时使用的大型作业机械设备超过2000辆。“一辆机械设备每月的租金最少3万元,由此就可以得知,仅机械设备一项,单月开支就高达6000万元。”一位知情人士称,供应这些设备正常运转的柴油则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称,按照上述机械设备每天需要100吨柴油计算,一个月的购置柴油资金就接近3000万元。

这一推测得到了某企业兰州新区项目部有关人士的证实。该人士称,在水秦路等兰州新区主要道路施工繁忙期,仅该企业每月使用的柴油就需要1000多吨。

不难发现,仅维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一项,过去近半年来,相关企业已经为此投入资金约6亿元。

但太平洋建设集团有关人士指出,由于该集团此前在广西柳州实施柳州园林园艺博览园等BT项目时被后者拖欠了大量应付款,而柳工集团又拖欠了柳州市政府大量应付税款,这些款项最终通过柳工集团向柳州市政府抵换挖掘机用于支付欠款等形式兑现,因此,太平洋建设集团在机械租赁方面的现金投入,并没有外界推测的那么庞大。

这还尚未包含人力成本、土地转让对价。

前述知情人士称,包括太平洋和碧桂园两大集团,在兰州区域施工现场投入了近千人,管理、后勤及监理团队,按照人均每月5000元计酬,过去半年,累计薪资约0.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碧桂园计划投资600亿元进行兰州北拓,这意味着,碧桂园在兰州北拓过程中,通过土地一级开发整理而得到的土地,仍然需要招拍挂等手续,支付一定对价,才可能将上述地块收入囊中。

权威消息称,碧桂园正在平整中的土地,已经在4月24日兰州市政府正式出面叫停削山造地项目之前的一天,即4月23日完成了摘牌计划。

据记者了解,当天被碧桂园摘牌的项目用地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白道坪村。按照此前公开披露的“建设用地约1005.36亩”的体量计算,若每亩土地如传闻所称是10万元,则碧桂园为此支付对价费不少于1亿元。

政府转向,兰州建设重心向新区

“有相当一部分主要职能部门将在三季度之前完成搬迁工作,新区管委会也在为此做出积极准备。”

环评和资金问题仍非兰州新城不确定未来的全部,兰州新城面临的最大变数还是甘肃省委及兰州市城市布局的思路调整。

可靠消息称,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不止一次提出,兰州要跳出兰州谋发展,而不是忙于摊大饼、扩规模。

这被业内解读为:兰州新城很可能因为兰州新区更受重视而遭“搁浅”。

从区位看,远距兰州主城区百里之外的兰州新区,一方面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此前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实地视察与肯定,另一方面,也吻合跳出兰州谋发展的思路。

“历史上,‘宁要河南一张床,不要河北一间房’,这样的观念和认知让兰州市黄河北地区一直未能真正发展起来。而现在,即便碧桂园住宅区兴起,短期内,其位于兰州市黄河北的位置窘局也很难得到改变。”兰州当地某官方人士分析说,让兰州市政府更倾向于大力支持兰州新区而非兰州新城的另一个因素在于,新城基本属于削山造地而来,这里如同兰州市20年前削山造出来的九州城一样,未来将面临长时间的自然沉降、山体滑坡等一系列不可预估的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

《中国经营报》的独家消息显示,在2013年年底之前,包括兰州市委、市政府及国土资源、农林牧渔、交通等超过10个以上主要的政府组成及核心职能部门,可能将悉数西迁入驻兰州新区。

“可以确认,有相当一部分主要职能部门将在三季度之前完成搬迁工作,新区管委会也在为此做出积极准备。”采访中,兰州新区管委会官方人士透露称,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行政中心转移,切实推动兰州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能够尽快上位。

此外,兰州市今年还给所有处级以上干部下达招商引资指标。“政府意图很明显,兰州新区要后发崛起,刻不容缓。”该消息源称,伴随行政中心转移,超过10万以上的人群将快速涌入兰州新区,兰州市未来的发展重心,将不再是兰州新区与兰州新城齐头并进,兰州新城的开发速度很可能会缓一缓。

(关键字:兰州 削山造城 城市布局)

(责任编辑: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