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船造价处于历史低点 致万箱船订单量激增

2013-5-27 9:39:49来源:航运交易公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4月底,中海集运在公布首季财报的同时,宣布将订造5艘1.8万TEU型船。自马士基航运在2011年2月和6月宣布订造20艘1.8万TEU型船之后,业界纷纷猜测谁是第二家,如今,这一答案已经尘埃落定。

集装箱船加速大型化

中海集运在公告中称,此次订造1.8万TEU型船,是为积极推进大船、大合作的发展战略,提升船队核心竞争力,调整船队结构,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航线经营需求,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全球化服务网络,发挥规模成本优势。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订造5艘1.8万TEU型船,主要是中海集运与阿拉伯航运签署一份长达10年的亚欧航线联营协议,协议商定中海集运和阿拉伯航运各自提供5艘1.8万TEU型船。由此,阿拉伯航运成为第三家订造1.8万TEU型船的企业已是板上钉钉。

不仅是马士基航运、中海集运和阿拉伯航运,实际上,据统计,目前至少有17家班轮公司拥有万箱集装箱船舶或者手持万箱集装箱船舶订单。

据悉虽然目前存在船舶产能过剩问题,但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持续增加。根据Braemar Seascope统计,一季度约有30艘、27万TEU型船订单,同比净增6倍左右。

年初,加拿大船东塞斯潘(Seaspan)在现代重工订造5艘1.4万TEU型船,在扬子江船业订造4艘1万TEU型船;3月,川崎汽船宣布加入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确认在日本今治造船订造5艘1.4万TEU型船,预计于2015年春夏交付。

Braemar公司表示,在一季度的新造集装箱船订单中,超巴拿马型以上的大型船舶占70%以上,班轮公司为了获得燃耗效果更好的船舶,正对船队进行整合。

据分析,大型船舶订单之所以能快速增加,得益于优惠的市场价格及大型船舶的高综合效益,尤其是新造船价去年持续下滑,年均下降10%~15%,降到有史以来最低水平。同时船厂积极研发和推出节能高效新型船舶,新船的运营成本和效益大大提高,很大程度上刺激班轮公司开启新船投资项目。

新船造价处于低点

1月份,塞斯潘为商船三井订造的4艘1万TEU型船在中国的扬子江船业建造,造价为每艘9000万美元。这个价格比2011年6月,塞斯潘为韩进海运订造的同类型船的价格下降10%。

尽管如此,扬子江船业认为此项交易仍然有利可图,但是在2008年中期,该型船的造价为每艘1.4亿美元。这就可以理解,最近被德国船东抛弃的3艘2500TEU型船被扬子江船业以每艘2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个价格还不到2008年中期5800万美元造价的一半。

中海集运也表示,目前造船价格正处于市场低谷。2月份,克拉克森新造船指数为126.4点,环比上涨0.2点,是该指数自2011年6月后首次上涨,且去年10月后,该指数持续在126点前后徘徊,预计新船造价或已触底,再度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目前订造新船时机较好,风险较低。

克拉克森此前预测认为,今年新船订单量可能比去年增长6%~7%,由去年的2130万修正总吨约增至2450万修正总吨,说明市场状况略有好转。去年国际造船市场新船价格指数为126.3点,比2011年下降9.2%,比2009年下降22.3%。去年12月,大、中、小型集装箱船价格同比下降10%~20%不等,平均降幅达18%。

扬子江船业董事长任元林日前表示,目前可能是船东订造新船的最佳时机,因为目前的新船价格比去年四季度上升3%~5%。任元林还表示,新造船价不会再下降。另外,韩国一家大型造船厂相关人士表示,在商船市场上,船东趁船价低开始计划订造新船,该船厂的询单也开始增加。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球新船订单呈上升趋势。一季度,全球新造船订单量共计286艘,相比去年四季度上升20%。同期,新造船订单总额为128亿美元,同比下降31%。截至3月份,全球新造船交付量共计475艘、317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新造订单量共计4471艘、2.455亿载重吨,比去年末下降6%。另外,3月份全球老龄船舶的拆解规模计64艘、312万载重吨,较去年月均水平有所下降。

韩国船厂获大半订单

4月底,业内都在猜测是哪家船厂获得中海集运5艘1.8万TEU型船订单建造时,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中海集运将选择在韩国现代重工建造,造价 “要比马士基航运的1.8万TEU型船低很多”。5月6日,中海集运公布5艘船的造价是6.8295亿美元,平均每艘1.3659亿美元。中海集运表示,上述价格是按照公开招标过程中经订约方协定的投标价格拟定的。

据悉,参与中海集运1.8万TEU型船新造竞标项目的船厂还包括大宇造船海洋、三星重工和中国船厂,最终,现代重工凭借其具有诱惑力的价格、船舶的性能以及交付条件签下了建造合同。知情人士指出,中国船厂之所以在此次竞标中竞争乏力,主要输在综合实力上。一方面,船厂的船台有限,产能不够,这是硬伤;另一方面,尽管建造1.8万TEU型船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所造船舶的品质还是稍逊一筹;此外,中国大型船厂目前在价格上也没有优势。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的万箱船订单绝大部分都由韩国船厂获得,中国船厂获得的最大集装箱船订单是1万TEU型。根据公开报道,中国共有5家船厂获得过1万TEU型船订单,分别是沪东中华、扬子江船业、南通中远川崎、中海工业以及大连船舶重工。

最近几年的船市低迷,不仅波及中国船厂,韩国船厂同样不能幸免。去年,韩国三大造船企业订单额同比大幅缩水34%至294亿美元。但自去年四季度开始,韩国船厂加强在海工装备、液化天然气船以及大型集装箱船等高端船型订单上的争夺,甚至不惜采取降低价格的手段,接单效果明显上升。根据大信证券的分析,今年韩国三大造船企业订单额或将同比飙升41%,触及415亿美元。与此同时,海工装备订单仍将一枝独秀,液化天然气船和集装箱船订单也将温和回升。

韩国造船巨头现代重工今年志在完成143亿美元的造船订单,其中商业用船91亿美元,海工装备52亿美元,这与其去年目标相近。现代重工株式会社社长李载星在其新年致辞中指出,造船业短期似乎难以走出低谷,公司应该在抢单大战中更显凶猛。

此外,有专家指出,金融危机加剧了世界新船建造市场的竞争态势,韩国船厂之所以能够低价接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受益于韩元的持续贬值。韩国长期倾向韩元贬值,这为韩国船厂的经营扩大了利润空间,为韩国船厂的降本增效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韩元贬值也挤压了中国船厂的利润空间。


 

(关键字:新船 万箱船 订单量)

(责任编辑: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