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陷囚徒困境 恐重新洗牌

2013-5-27 8:36:46来源:路透北京消息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中国钢铁业正陷入越亏损越生产的“囚徒困境”中,而随着钢材需求转入消费淡季,钢铁业“洗牌元年”大幕或就此拉开。

中国螺纹钢长材价格已经跌至2009年初时的水平,加之以高企的成本,目前生产一吨螺纹钢按照现金成本核算可能基本打平,但此前亏损额每吨最高一度达到200-300元,且目前亦不排除部分钢厂仍在使用高价铁矿石库存而导致的成本上升。

“现在行业对产能过剩,产量过高都有共识,钢厂也都这么认为,但落实到每一家钢厂,谁都不愿意减产,就像囚徒困境一样。”分析师称。

中国钢材价格低迷、产能过剩、负债重压已经是压在中国钢铁业身上的三座大山,然而,就在旺季不旺的钢材消费即将转入淡季之时,中钢协测算的最新粗钢日产量居然创纪录新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预估5月上旬全国粗钢日产量达219.3万吨,旬环比增长3.0%,再创纪录新高。

业内人士调查发现,螺纹钢和长材生产最为集中的唐山地区,目前全流程钢材企业并没有大规模的减产出现,仅有检修等造成的一些产量下滑。

“大家都撑着呢,不行也得撑着,打肿脸充胖子也得撑着,否则死的更快。”一位钢贸企业人士坦言。

实际上,今年钢材消费旺季的需求状况并不是很差,从环比数据和季节性的需求来看,钢材消费是缓慢增加的,尤其是4-6月份,钢材消费确实是不错,这直接导致钢材库存的下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5月,22个城市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全部下降,其中线材、螺纹钢库存下降幅度较大。本月钢材社会库存1,415.77万吨,环比减少135.25万吨,下降8.7%。

但分析师强调,市场的症结在于产能过剩,过剩的产能成为笼罩在钢铁业头上的浓重阴霾,因需求刺激钢厂加速生产,令本应下降更快的库存放慢步伐,亦同步压缩了钢铁企业本应获得的利润空间。

实际上,产能过剩不是一个新话题,国家和行业协会此前多年试图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兼并重组均无功而返,目前钢铁业的囚徒困境没有特效药,仍要靠“看不见的手”来发挥作用。

而考虑到可能出台的城镇化规划可能提供的钢材需求空间,钢铁业不排除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令钢价出现反季节小幅反弹,但多数受访行业人士和分析师都对未来1-2月的钢材需求增长感到希望渺茫。

接近政府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城镇化支出6.5万亿美元的计划遭遇波折,因为高层领导人担忧再一次的大规模支出可能推高地方债务并吹大地产泡沫。

“钢材期货下一步的交易策略,那就是震荡下跌,逢高抛盘。...或者买矿石卖钢材。”北京一投资公司商品交易员称。

大钢厂纷纷下调钢价令淡季氛围愈加明显。订单滑落及需求持续不振,已迫使钢企不得不下调产品出厂价格。国内板材行业风向标的三大钢厂(宝钢、武钢和鞍钢)均已对其6月份价格做出了下调,中国最大民营钢企沙钢对其产品价格继续作出下调。

上海螺纹钢期货在2月初触及每吨4,300元上方的高位后一路下滑,目前主力合约已跌至3,550元附近,较年内高点已回落近20%。作为钢材产业链的上游品种焦炭和焦煤价格亦从2月以来持续下滑。

**高负债或启动“洗牌元年”**

而在压迫钢铁业的多重大山中,高负债率可能成为压倒钢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估算,现在钢铁行业平均负债在67-68%,而这两年扩张快的中小钢企情况会更糟糕,有些企业负债高达80%,甚至有90%以上的。

有中国的媒体援引专家测算称,截至今年一季度,国内30家主要上市钢铁企业,流动负债总计高逾7,500亿元,而流动资产额约为5,304亿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这本身就说明企业经营有大问题。

“如果下半年需求没有太大改观,今年可能就会有企业撑不住,但不会是大规模的,应该还是个别企业。”分析师坦言。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现在钢铁行业是绷得比较紧的时期,钢材价格仍在下跌通道中,而钢企却还在开足马力生产,一旦需求无法跟上,就会令破产洗牌变成现实。

简单假设下,一个500万吨高炉的钢厂,一个月生产40万吨的粗钢,如果一吨亏200元,那么一个月就要亏近亿元,还不算成本和其他费用在其中,如果连续亏半年到一年,可能亏掉近10个亿,而钢企目前造血功能很弱,银行很难提供贷款,政府也没有补贴,资金链一旦断裂就很可能导致破产。 

(关键字:钢铁 长材 螺纹钢)

(责任编辑: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