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钢唱响微利时代“三部曲”

2013-2-28 16:06:34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程卫宾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市场需求疲软,成本居高不下……2012年,对于国内钢铁行业来说,可谓寒意浓浓。如何应对“微利时代”?世界500强、民企老大沙钢集团唱响了出口、创新、节能“三部曲”,交出了一份令业界瞩目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2012年,沙钢集团共完成炼铁2876万吨、炼钢3230万吨、轧材315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9%、1.2%和1.4%。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180亿元、利税5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18.4亿美元。

出口圆舞曲:同比增长七成,摘下全国第一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沙钢集团共出口优质钢材303万吨,同比增长74%,单个钢厂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份逆市飘红的成绩单,弥足珍贵。江苏沙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红说:“这一年走得非常艰辛,沙钢就是利用自身优势,找到了能够走下去的道路。”

王兴红所说的这条路,就是国际化。沙钢提前布局国际化战略,目前已经拥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和较为稳定的营销网络渠道。

提前布局国际化战略,最重要的一环就是2002年成立了沙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沙钢集团专门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子公司,包括进口矿石采购、产品出口销售等。目前已在澳洲、欧洲、东南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经营分公司及办事处,与多家跨国公司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越是困难时期,越要更多地走向国际化,”沙钢集团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集团总裁龚盛说。2013年,沙钢国际化布局再落重要棋子“沙钢国际新加坡总部”正式成立,它将被赋予开展多元化业务经营及承担沙钢集团海外采购中心、销售中心和服务中心等更多的职责职能。“这将进一步贴近海外市场,准确、快速捕捉国际市场即时信息,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龚盛说,通过3-5年的努力,将使沙钢20%以上的产品,即每年600万吨以上优质钢材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创新交响曲:连摘国家大奖,抢占高端市场

日前,2012年国家科技奖榜单揭晓。沙钢与东北大学、宝钢等共同完成的《现代轧制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据介绍,该成果可在实验室的规模上,利用适当设计的小试样,逼真、精确地实现轧制生产现场的工艺、变形和力学参数及组织性能演变参数,实现新思想、新工艺的实验室模拟,为钢铁企业工艺、装备和产品研发创新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生产一线工人,还是办公室管理人员,在沙钢无数的国字号“头衔”里,他们认同度最高的荣誉是“国家创新型企业”。

创新,已经成为每一个沙钢人的使命。

2012年6月,沙钢集团拿出460万元,重奖了过去5年中涌现出来的117位“创新能手”。沙钢的创新成果遍地开花。2012年,沙钢依托工艺装备、科技人才以及钢铁研究院的优势,共开发22大系列、50多个品种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抢占了高端市场。其中,煤浆输送用管线钢大壁厚宽幅X80管线钢板和X65M钢板为世界首创;厚规格超高强度海工板系列、“西气东输三线”抗大变形X80HD钢板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大线能量焊接船板成为国内首家通过焊接性能测试的钢板,打破日本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EQ海工板和X80抗大变形钢板的开发和批量生产为沙钢乃至中国钢铁业赢得了荣誉。
沙钢在管理领域的创新,同样令人赞叹。面对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沙钢积极构建和拓展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在集团实现了生产、采购、销售等流程的统一化、标准化、集成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各个条线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2012年,沙钢“集团购销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和“指标积分制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2个管理创新项目荣膺全国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节能进行曲:致力循环经济,抠出两成效益

去年底,沙钢申报的5#、7#360m2烧结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通过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初审。该项目顺利实施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6585万吨,并可获得国家节能技改财政奖励资金1598万元。这是沙钢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生动注脚。
2012年,尽管迎来了微利时代,但沙钢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没有丝毫延缓。去年6月,沙钢打下了3台360m2烧结机组脱硫项目建设的基桩,总投资近3亿元的烧结脱硫装置建成后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硫12000吨。沙钢还投资1亿元新建一条年处理钢渣75万吨的热闷渣生产线,4万吨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二期工程也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可减排COD180吨。
沙钢集团动力设备环保处处长助理张新介绍,“十一五”以来,沙钢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投入超过了50亿元,形成了煤气、蒸汽、炉渣、工业污水和焦化副产品回收利用等五大循环经济圈。目前,沙钢96%以上的资源得到回收利用,每年从中获得的综合经济效益占企业总效益的20%以上。去年一年,沙钢仅通过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利用发电量就超过40万千瓦时。
沙钢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除了实施一个个节能减排的“大手笔”,还不忘一个个提高效率的“小细节”。针对工艺技术上的节点、难点,沙钢常年开展群众性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活动,仅2012年就实施创新项目200多项,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释放装备潜力,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数亿元。

沙钢集团钢板总厂宽厚板车间第一副主任朱惠介绍说,去年,该车间共计申报立项小改小革34项,圆满完成了32项,其中,立轧机技改投用后,成材率提高到了现在的93.21%。他还告诉记者,车间已经明确了今年上半年的20项小改小革攻关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已初见成效,“如出钢辊道运行进行优化后,板坯出钢时间可缩短1-2分钟,估算年可减少电耗约210万千瓦时”。

(关键字:沙钢 三部曲)

(责任编辑: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