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善待中国消费者才是上策

2013-1-7 10:12:04来源:新华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丰田公司因电子节气阀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被证实在美国遭到起诉,并欣然接受11亿美元的和解赔偿。但对同样是丰田大客户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得到的仅仅是丰田“无关汽车安全”的回应。种种戏码让人不禁感叹似曾相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也获得“爆发式”增长。然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消费时,却发现当了“冤大头”:花比别人更多的钱,却得不到同样快捷和优质的服务及产品。

其实,关于外企的“傲慢”表演,中国消费者应该看得很多,如此做法,实在难与其“重视中国市场”的战略导向联系起来。仔细想想,能让汽车巨头们“傲慢”的资本无外乎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国家和消费者给予外企“超国货待遇”,让他们不断积累优越感,形成一种“中外有别”的惯性思维;二是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不健全,给他们可乘之机。

跨入2013年,我们在期待收入增加的同时,也期待得到更好的消费服务。作为消费者,真心希望花了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和产品。要实现这一“小”愿望,不仅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相关企业的合作和珍惜。

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完善相关法律和质量检测标准,让保护有法有规可循,消费者也要摒弃“冤大头”意识,以应对国内企业同样的姿态应对“外企”,全力争取自身权益。另一方面,也奉劝汽车巨头们少制造一些“无关说”,多做一些“实在货”。善待中国消费者才是上上之策。

 

(关键字:汽车 巨头)

(责任编辑: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