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工程机械能否如愿迎来爆发行情

导读: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世界各国目光此刻皆聚于此,密切关注这一或将决定中国这艘巨轮未来航向的重要会议。
关键字: 十八大 工程机械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世界各国目光此刻皆聚于此,密切关注这一或将决定中国这艘巨轮未来航向的重要会议。而对于工程机械行业而言,十八大无疑同样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2011年一季度后,工程机械行业开始陷入长久低迷,这种低迷之“顽固”,令全行业悲观主义盛行,并一次次过滤掉了各种利好消息的提振,于是行业开始等待一个契机,一个利好消息不断累加后足以形成拐点的契机,而十八大,就是这样一个契机。

暖风劲吹下缘何不见春暖花开

其实有一句话可以很贴切地形容当前工程机械行业的尴尬形势,“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今年以来,阵阵暖风接二连三地劲吹,却始终吹不来工程机械行业的春暖花开。

5月23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提出加大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投放,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尽快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项目。

受此影响,地方政府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纷纷扯起投资大旗。据不完全统计,仅7、8两个月,各地公布的地方投资计划超过十万亿元,重庆、天津等地投资计划更高达上万亿元。

9月份,国家发改委对基建投资项目再度“开闸”:9月5日批复了25个轨道交通项目、20个道路和仓储建设项目、1个中石油管道工程项目和3个企业借用境外商业贷款项目,涉及投资金额7000多亿元;9月6日又批复了11个重大基建、能源和材料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厂项目9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个。

接踵而来的利好消息令工程机械业内人士不断萌生行业向好预期,然而从春到夏,从夏到秋,直到如今寒冬将至,向好预期却一再推迟,诸多行业利好也始终难见落实,工程机械行业终究未见春的影子,却是为何?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上述投资项目虽然数量庞大,但落实主体都是地方,而地方政府虽然投资积极性高涨,但是因为缺乏中央支持、中央贷款没有放松,投资资金很难落实,基建规划也就难以落地。之前我们见到的,不过是各地政府在擂鼓造势,实际落实的投资建设项目并不多。

十八大能否春风化雨花开别样红

那么各地基建投资“光打雷不下雨”的尴尬局面能否在十八大后得到改变?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记者认为,十八大召开后,随着政策趋稳,中央决策层的工作重心将会重新转向经济增长,而且依照我国财政收支的惯例,四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将会明显较前三季度大。事实上,基建投资加速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

日前,随着铁路基建投资计划的一路走高,今年的铁路新开工项目再增13个,由年初定的9个增加至22个,将开工建设郑州到徐州、宝鸡到兰州、西安到成都,石家庄到济南、榆黔扩能、宁西复线等一批新的铁路重大项目。铁道部将力保今年5160亿元的投资计划按期完成。

此外,水利建设行业也在加速推进。近期,水利建设领域相关政策进入密集发布期,先有水利部启动全国各大中灌区的配套续建及节水改造工作督查,目前又开始布局一年一度的春冬季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在一系列政策“督促”下,水利部拟定的超3000亿元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有望加速向市场释放。

在9月份国内基础建设项目审批已大幅放开的背景下,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在国家宏观政治经济政策趋向稳定后,各项目将相继进入具体的落地实施阶段,再加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企稳,以及铁路、水利等基建投资节奏加快,都将极大促使对工程机械设备需求的回升,利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数年的整体发展,有望带动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新一轮稳健扩张期。

在日前召开的2012挖掘机行业年会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表示,在一年多的理性回归后,行业主动调控,苦练内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未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西部大开发等区域性发展战略以及海洋开发战略、日益增大的国际市场需求、正在加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将给工程机械带来发展机遇。从长远看,国家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程机械行业必将迎来新的一轮快速增长。

宏观基本面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形势最困难的时刻正在过去,接下来经济将沿着逐步好转的形势发展。因此,我们期待,十八大召开后,在政策趋稳,经济形势好转的大形势下,春风化雨,能唤来工程机械花开别样红!


 

(关键字:十八大 工程机械)

(责任编辑: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