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高强度钢市场 江西推进钢企联合重组

导读: 一项最新数据显示,9月国内大宗商品涨幅明显,制造业经济企稳趋于明显。不过,钢企依然深陷行业的冬天,难以自拔。
关键字: 高强度钢 江西 钢企 重组

一项最新数据显示,9月国内大宗商品涨幅明显,制造业经济企稳趋于明显。不过,钢企依然深陷行业的冬天,难以自拔。

“我国钢贸商实在是太多,加之上马上料的装置又是太多,产能过剩早在08年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了,现在日益明显。导致了现在钢铁整体行业亏损严重。”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表示,要化解当下危机,钢企只能从产品创新着手,使新兴廉价高质量产品逐步替代传统产品,而高强度钢就是高质量产品的代表。

不过,目前国内具备高强以及抗震钢生产能力的钢厂数量并不多,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安徽、福建、江苏、江西和广东七个省。其中,江西省具备高强以及抗震钢生产能力的钢厂占比最高。

事实上,江西的钢企数量并不多,仅为四五家,并且规模都不大。江西省有意将数家钢企组成钢铁集团。

创新产品抢占市场

“十一”长假后的第一天,南昌市金城国际钢材市场依旧热闹,来来往往的商贩,让这里看起来一片生机。B1卖场,店主小李一会儿清点货物数量,一会儿与顾客谈价格。等忙完了停下来跟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都是亏本买卖。”

小李说,真不要惊讶,就是亏本买卖,都还得做。“这么大一个店在这里,如果不开门营业,一天的租金就是几百元,生意作下去,才能稳住客户和巩固货源渠道。”

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能过剩。小李说,现在整个钢材市场,卖钢材的越来越多,当需求远远低于生产的时候,价格自然就下去了。

“钢企的产能下不来,质量上不去,钢贸商又越来越多,必然导致产能过剩。”上述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种情况,自2008年开始,就已经有端倪了。

他分析说,产能过剩不过是表面现象,深层次原因则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落后,过度无序的扩张。“因此,在经济大势不可逆转、短期经济难以见底之际,唯有扭转钢铁的产业结构,提高特殊钢、不锈钢等高利润产品的比重,降低粗钢、普钢的产能,才是钢铁业‘自救’的办法。”

小李告诉记者,事实上,也有赚钱的产品,不可能所有的产品都亏损,要不然,根本承受不了。“传统的钢材都是亏损的,只有一些高强度的价格还可以,500兆帕的价格就上的去,还有一些600兆帕的,更是比较稀缺的。”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业粗放发展,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达6.83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6%。虽钢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但落后产能大、产品档次和质量低、能耗高等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发展。如,2011年我国400兆帕及以上级高强钢筋只占钢筋总量的45%,而国外使用的基本都是400兆帕、500兆帕,甚至600兆帕级高强钢筋。

江西钢产量的占比量非常小,目前江西省建筑钢材设计产能为1380万吨,不过,江西省4家钢企中,有3家具备高强度钢以及抗震钢筋生产能力,占比最高。江西这些具备高强度钢生产能力的企业,试图通过走传统之外路线,实现扭亏为盈的局面。

江西推进钢企重组

在钢铁行业惨淡的年份里,江西钢企亦没有例外,全线亏损。新钢股份(600782,SZ)2012年上半年报显示,公司1至6月亏损5.4亿元,去年同期则实现利润2.6亿元。报告认为,公司业绩亏损,除了受钢铁“寒冬”影响外,公司盈利能力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和主要产品竞争力削弱亦是主要因素。

“有了差异化竞争的技术还不够,还要有差异化竞争的规模,只有规模以上企业的竞争思路解决了,并将优势形成规模,江西的钢企才能在钢铁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江西省工信委冶金工业处一位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江西在多个“十二五”规划中,对江西钢铁行业进行了规划。

在《江西省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江西省提出,重点抓好和建设年产1000万吨九江新型钢铁基地项目,力争2015年前项目基本建成,形成增量600万吨。选择代表国内一流水平的生产工艺结构和产品结构,在九江湖口建设全国最大的船板生产基地,并形成千万吨级的新型钢铁产业基地。

而根据《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江西省生产粗钢3000万吨、生铁2500万吨、成品钢材3000万吨,形成两家产能超千万吨级具有国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并推动成立产能规模超2000万吨的江西钢铁联合企业集团。

对于江西欲推动省内钢企组成钢铁联合集团,新钢股份董事长熊小星则向记者,如果有重组事件,公司将会发布公告。
 

(关键词:高强度钢 江西 钢企 重组)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