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市场步入New Normal时代 滞涨PK通缩

导读: 全球钢铁行业“西落东升”和“西风东渐”双流并行:“西落东升”格局是全球钢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全球钢铁行业淘汰过剩产能存在“西风东渐”潮流。“
关键字: 钢铁 铁矿石 产能 经济

全球钢铁行业“西落东升”和“西风东渐”双流并行:“西落东升”格局是全球钢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全球钢铁行业淘汰过剩产能存在“西风东渐”潮流。“西落东升”和“西风东渐”的核心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在趋于恶化,同样需要压缩产能,这个问题无法回避。或者说全球钢铁行业的未来是一个压缩产能与新建产能共存的时代。全球经济长期处于低速增长状态导致钢铁需求增速明显放缓,拖累铁矿石需求增速。

高矿价刺激传统和非传统铁矿石供应层出不穷:中国大陆消耗了2010年和2000年相比的全球铁矿石贸易增量(6.15亿吨)的90%,中国大陆是驱动全球铁矿石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并推动全球铁矿石价格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澳矿供应商从中国大陆钢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收益最大,在传统铁矿石供应国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巴西和印度矿山都从中国大陆钢铁产量快速增长中受益。中西非洲正在逐步成为全球新兴的铁矿石供应基地。中西非洲矿石成本低,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一场为了争夺市场而发生的矿山“肉搏战”已经拉开了帷幕。

作为新兴钢铁工业大国,印度还不足以扭转矿价下行趋势:以粗钢产量来衡量,2011年印度钢铁工业体量只有中国大陆的11%,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铁矿石需求年度增量都不足以弥补中国大陆铁矿石需求增速下降留出的空间。而且,从2015-2020年开始,国内废钢铁供应量持续上升,会替代一部分铁矿石需求,这个效应从2020年开始会越来越明显。

我们预计,中印两国合计的铁矿石需求量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16亿吨。并且,印度铁矿石需求量可能在2045年超过中国大陆,并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如果在人口众多的拉丁美洲和非洲挖掘潜力困难的话,中印两国铁矿石需求的峰值很可能是全球铁矿石需求可以预见的峰值。

低成本矿石替代高成本矿石是循序渐进的去产能化过程:无论是高成本矿山还是低成本矿山,目前在建并接近完工的新增产能投放具有一定的惯性,只有在极端恶劣的市场环境下才有可能“撂挑子”。高成本矿山投产的时点可能会延后,但是在市场回暖之际投产会打压矿价的上升空间。低价矿石替代高价矿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去产能化过程。在矿价逼近或低于高成本矿山的成本线时,高成本矿山减产停产过程会稍有滞后,换句话说高成本矿山供给量会有一定的挣扎,但是挣扎不改趋势,最终市场份额会完全被低成本矿山所占领。

以现价衡量,进口矿到岸均衡价格有向70美元/吨下移的倾向:2002-2007年,全球粗钢产量年均增速达到8%,这是在中国大陆粗钢产量年均增速超过21%的情况下实现的,而如今国内钢铁需求年均增速下滑至5%甚至更低的水平,全球粗钢产量年均增速降至2%-3%的水平。我们预计,在2018年全球铁矿石需求总量只有21.7亿吨的约束下,一场低成本矿替代高成本矿的残酷竞争已经打响。若全球主要矿山按计划扩产,以现价衡量,到2018年国内进口矿到岸供需均衡价格有向70美元/吨下移的倾向。

投资建议:钢铁板块整体跑输大盘的概率大于跑赢大盘的概率。相反地,融资融券市场的发展则给做空获利提供了机会。我们认为,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很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都难以翻身,钢铁板块整体持续走弱于大盘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特别是在通缩环境下,中长期持有的投资之道在于寻找具有最低成本优势的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熬过寒冬并重见天日。同时,低成本优势公司往往也具有稳定高分红的倾向,所以一些钢铁公司可能具有类债投资品的特点,可以作为长期投资的选择。

若在滞涨环境中,资源股的弹性较大,可以获得交易性投资机会。不过,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低成本资源股才是投资选择的重点标的。

风险分析:在滞涨和通缩环境下,投资选择的难度增加。而且,融券类投资机会需要市场足够发达和完善,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做空获利的风险较大。另外,钢铁板块整体股价已在相当低的水平,虽然上升空间不足,但是向下空间可能也会比较有限。

(关键词:钢铁 铁矿石 产能 经济)

(责任编辑:00866)